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磨损与寿命研究
高天明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一、引言
低压电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控制与保护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中。触头作为低压电器实现电路通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低压电器的整体可靠性。在低压电器频繁的通断操作过程中,触头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这不仅会影响触头的接触性能,还可能导致触头过热、熔焊甚至失效,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磨损机制
(一)电磨损机制
电磨损是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磨损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电弧侵蚀和液桥断裂两种机制。在触头分断过程中,当触头间隙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发生电离现象,形成电弧。电弧产生的高温会使触头材料局部熔化、汽化,导致触头材料损失。电弧中的高温等离子体对触头表面产生强烈的冲击和侵蚀作用,进一步加剧触头材料的磨损。液桥断裂则发生在触头闭合过程中,当触头相互靠近时,由于表面张力和电磁力的作用,在触头间可能形成液态金属桥。随着触头继续闭合,液桥被拉断,部分金属液滴会溅射到触头表面或周围环境中,造成触头材料的损失。
(二)机械磨损机制
机械磨损是指触头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由于机械力的作用导致触头材料的损失。主要包括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等形式。磨粒磨损是由于触头表面存在硬质颗粒或异物,在触头相对运动时,这些颗粒会像砂纸一样对触头表面进行切削,导致触头材料磨损。黏着磨损发生在触头接触表面,当触头承受较大的接触压力时,表面微凸体可能发生塑性变形,导致接触点发生黏着。在触头相对运动过程中,黏着点被撕裂,部分材料从一个触头转移到另一个触头或形成磨屑,造成触头材料的损失。疲劳磨损则是由于触头在反复的通断操作过程中,表面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导致触头材料表面或亚表面产生裂纹,并逐渐扩展,最终使触头材料剥落。
(三)化学磨损机制
化学磨损是指触头材料在电、热和机械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与周围环境中的气体、液体等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触头材料性能变化和损失的过程。如在高温环境下,触头材料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膜。氧化膜的电阻率较高,会增加触头的接触电阻,导致触头发热加剧,进一步加速触头材料的磨损。此外,触头材料还可能与环境中的硫化物、卤素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腐蚀产物,影响触头的接触性能和机械性能。
三、影响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磨损与寿命的因素
(一)触头材料自身特性
触头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磨损与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材料的硬度决定了其抵抗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的能力,硬度较高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材料的熔点、沸点和热导率等热学性质则影响触头在电弧作用下的温度分布和散热情况。熔点高、热导率好的材料能够在电弧作用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减少电弧侵蚀。此外,触头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化学稳定性好的材料不易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降低化学磨损的程度。
(二)电气参数
电气参数是影响触头磨损与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流大小直接影响电弧的能量和强度,大电流下产生的电弧能量高,对触头材料的侵蚀作用更强,会导致触头磨损加剧。电压等级则影响电弧的燃弧时间和稳定性,高电压下电弧更难以熄灭,增加了触头材料在电弧作用下的暴露时间,从而加速磨损。此外,负载类型(如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也会对触头磨损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负载在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特性和电磁力不同,导致触头磨损机制存在差异。
(三)机械参数
机械参数主要包括触头压力、触头运动速度和触头开距等,触头压力是保证触头良好接触的重要因素,适当的触头压力可以减小接触电阻,降低触头发热,但过大的触头压力会增加触头间的摩擦力,加剧机械磨损。触头运动速度影响触头在闭合和分断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过快的运动速度可能导致触头间的碰撞加剧,产生更多的机械冲击和磨屑,加速触头磨损。触头开距则决定了电弧的长度和燃弧时间,开距过小会使电弧难以熄灭,开距过大则会增加触头的运动行程和操作能量,对触头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更高。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的磨损与寿命也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会加速触头材料的氧化和化学反应速率,导致触头表面性能恶化,磨损加剧。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触头表面容易形成水膜,降低触头的绝缘性能,增加触头间发生漏电和短路的风险,同时也会促进触头材料的腐蚀。此外,环境中的灰尘、腐蚀性气体等污染物会附着在触头表面,增加触头间的接触电阻,加剧磨粒磨损和化学磨损。
四、低压电器触头材料寿命评估方法
(一)接触电阻法
接触电阻是反映触头接触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触头材料的磨损,触头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会逐渐增大。通过定期测量触头的接触电阻,并建立接触电阻与触头磨损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间接评估触头的寿命。当接触电阻超过一定阈值时,认为触头已达到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更换。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触头接触性能的变化,对于触头内部的磨损和潜在故障可能无法及时准确检测。
(二)磨损量测量法
磨损量测量法是通过直接测量触头材料在运行过程中的损失量来评估触头寿命,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称重法、尺寸测量法等。称重法是在触头使用前后分别称重,计算质量差得到磨损量。尺寸测量法则是通过测量触头关键部位的尺寸变化,如触头直径、厚度等,来评估磨损程度。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触头材料的磨损情况,但需要对触头进行拆卸和测量,操作相对复杂,且在运行过程中难以实时监测。
(三)电寿命试验法
电寿命试验法是通过模拟低压电器在实际运行中的通断操作条件,对触头进行加速寿命试验,记录触头在达到失效标准(如触头熔焊、接触电阻过大等)时的通断次数,以此作为触头的电寿命指标。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触头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寿命,但试验周期长,成本较高,且试验结果可能受到试验条件与实际运行条件差异的影响。
(四)基于状态监测的寿命评估方法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状态监测的寿命评估方法逐渐得到应用。通过在低压电器中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触头的温度、振动、电弧能量等参数,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触头状态与寿命之间的模型,实现对触头寿命的实时预测和评估。这种方法能够及时发现触头的早期故障和潜在问题,为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提供科学依据,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
五、结束语
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磨损与寿命研究属多学科交叉复杂课题,涵盖材料科学、电学、热学、力学等领域。深入洞悉磨损机制、精准把握影响因素并选用科学寿命评估方法,对提升低压电器可靠性与寿命意义重大。展望未来,电力系统持续发展、电气设备性能要求趋高,需强化新型触头材料研发,优化触头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完善寿命评估技术,以达成触头材料高性能、长寿命及智能化,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 , 李文超 , 张明辉 . 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电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进展 [J]. 材料导报 ,2023,37(13):21067-21077.
[2] 刘志强 , 赵晓燕 , 陈志刚 . 环境因素对低压电器触头材料磨损及寿命的影响分析 [J]. 电工材料 ,2022(05):31-36.
[3] 孙建军 , 周晓明 , 吴伟 .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低压电器触头材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J]. 高压电器 ,2021,57(07):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