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研究
邢振华 阮兴伦
云南驭安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息息相关,但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风险管理主张对建筑工程生产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管控,抑制安全生产风险的产生或发展,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强化风险管理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生产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因素;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及规模不断提升,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工程。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繁多,从工程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的使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面临着一定风险。风险管理通过对建筑工程生产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因素对建筑工程生产的影响,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有序推进。
1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风险因素
1.1安全管理风险
安全管理作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中也会伴有一定的安全管理风险。一方面是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如计划、组织等多个环节中一旦出现管理不当或不到位,就可能延误工期、引发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现场管理风险,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对于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很容易增加安全隐患,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2技术管理风险
技术管理风险是从技术层面来考量对建筑工程安全的影响,首先是工程的设计方案存在的风险,当设计方案存在漏洞或其他问题,使得设计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还可能使得工程结构的不稳定性、不安全性明显增加。其次,施工技术作为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当施工技术不过关时,生产后的工程项目自然不合格,为此需要建筑企业重视对施工技术风险的监管,避免出现施工技术问题。除此之外,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生产的基础,如果选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势必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1]。
1.3施工环境风险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对于现场施工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环境的安全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地质条件等等,一旦忽视了对现场环境的管理,会使得施工环境风险大大增加。同时,建筑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灰尘等,其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需要针对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护策略,确保施工安全。
2 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2.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的各个因素都纳入到安全管理中,如现场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等。将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标准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标准,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组织,通过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或培训的形式,提升建筑工程生产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生产中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2]。定期对建筑工程生产现场进行风险排除,探明存在的风险或隐患,并派遣专人进行处理,尽可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设立监督人员,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监控,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就安全隐患提出整治意见等。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对现场环境的设置,将不同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现场施工安全。
2.2强化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评估,建立针对性的现场组织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的组织架构,人员之间的责任分工等,促进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尤其是要明确不同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防止出现权责混淆的问题。注重对现场安全设施的建设,将对应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安全通道及防护网等等,维护现场施工安全。在实际设置过程中需要分析建筑工程的性质及特点,判断容易出现风险的区域或环节,着重加强对该区域及环节的管控工作,确保施工环境安全。其次,安全检查也是维护现场环境的重要工作。安全检查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派遣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分析现场安全管理现状,判断是否存在管理风险或隐患[3]。这个过程中,要求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及行业标准,设立安全检查制度,对安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负责人等进行明确,避免出现安全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增加安全风险。
2.3注重技术支持
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当技术不符合工程需求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一方面,企业要设立对应的技术支持部门,能够持续性的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如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支持水平、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等形式,提升工程施工中的整体技术水平。并将资金投入到风险管理设备的采购中,考虑到风险管理需求引入安全监测或风险评估设备等,实现对现场施工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评估,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风险评估和预测能够尽早发现建筑工程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预防策略。企业可采用多样化的风险评估设备或工具,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判断风险的等级、影响等,据此设计控制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其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要定期接受施工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2.4完善预警机制
在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后,如何实现对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4]。首先企业要注重对现场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将气象、地质、设备等多项数据纳入到考量范围中,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出符合现场环境的预警模型,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风险或事故的几率,便于制定应对措施。在风险预警模型搭建完成后,需要设立完善的反馈与传递渠道,让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到管理人员中,尽早进行防范。在出现风险事故时,企业及管理人员要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响应防止事故扩大,尽可能保障人员安全,挽回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作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可能影响到项目生产的因素,提出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现场管理等形式,不断加强对各类风险因素的管控,防止风险的扩大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生产。风险管理能够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维护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工程的有序推进,进而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梁婧.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安全,2025,(02):53-55.
[2]张诗鹏.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运用[J].中华建设,2024,(12):19-21.
[3]程群.试论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247.
[4]谢文如.如何充分发挥监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