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禹雪

陕西省靖边县第三中学  718500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大单元教学策略以其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优势,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从教材分析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策略,探讨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材分析

1.1 教材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幅调整,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材在编排上,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大单元结构,以便于学生进行整体性学习和理解。例如,三角函数章节,不仅涵盖了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还将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应用等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2 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变化

新课标明确了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构建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2.1 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数学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如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同时,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落实。例如,在三角函数大单元中,教师可以将目标设定为: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2 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以便于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例如,在集合与函数大单元中,教师可以将集合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链条。

2.3 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

大单元教学活动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项目式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以便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立体几何大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践、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立体图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应用。

2.4 实施大单元教学评价

大单元教学评价是检验大单元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涵盖知识掌握、数学素养、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评价应具有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特点,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例如,在数列大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3.1 三角函数大单元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施三角函数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整合教学内容:将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与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应用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设计教学活动:通过项目式学习、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例如,设计一个关于三角函数在物理振动中的应用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实际意义。

4. 实施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3.2 立体几何大单元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实施立体几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立体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整合教学内容:将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以及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

3. 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立体图形的性质和应用。例如,设计一个关于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的实际意义。

4. 实施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大单元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大单元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数学知识框架

在这一框架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更加严谨地分析问题、推导结论,展现出清晰的思维路径;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则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运用数学语言构建模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直观想象能力的增强,则帮助学生通过图形、图像等直观手段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与原理,促进了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同步发展。

2. 大单元教学策略强调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应用

大单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跳出课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分析中,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大单元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这种内在动力的激发,为学生持续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学术及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和实施大单元教学评价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未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单元教学策略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岚 .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21(44):121-122

[2] 丁智.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J].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22):41-43

[3] 傅鹏.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J].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1(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