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厘清·重构·嫁接:基于整体建构理论的螺旋递进式项目习作教学实践

作者

许艳艳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阳小学 福建厦门 361026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传统模式下的习作教学常常存在读写之间的联动性有所欠缺、学生对写作怀有畏惧心理去问题,整体建构理论把教学方面的内容视为一个系统性,要求学生在全面感知以及理解教材的过程中,探寻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规则,从而让教学的成效得以提高。将整体建构理论应用于项目式习作教学,采用螺旋递进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生习作能力获取提升。

一、厘清:明确教学起点与目标

(一)聚焦教材,把握写话要素

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写话内容,与本单元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故事紧密相连。教材的编排具有系统性,前面的课文为此次写话教学搭建了知识和情感的桥梁。在本次写话中,要求学生选择想养的小动物并阐述理由,这就需要学生调动对动物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认知。

(二)立足学情,确定教学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虽说已经对写话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触,但在表达层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在标点符号的运用领域,逗号以及句号的使用并不精确,进而造成句子的停顿以及语义的表达显得不够清晰明了。就语句的连贯情况而言,他们较难依照一定的次序来组织语言,这使得所写出来的话语在逻辑方面较为混乱。而且,挖掘小动物的特点并写出充分的理由对于学生而言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也许仅仅是进行简单的描述,而没办法深入地剖析动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教师应当全面了解这些学情,确定教学难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三)基于课标,设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给出了清晰要求,依据写话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教学目标 [1]。首先,应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挑选想养的小动物,以此培养他们自主进行思考的能力。其次,借助引导学生把握动物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进而撰写出养动物的缘由,以此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再者,要求学生准确运用汉字以及基本的标点符号,写出语句流畅、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连贯成篇的话语,从而改善他们的语言表达情况。最后促使学生萌发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且营造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情感,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这些目标既符合课程标准,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二、重构: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在教学中,营造出活泼且具吸引力的场景能够切实地引发学生对于写话的兴趣,可以选用以图片开启教学的方法,呈现各式各样惹人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如毛茸茸的小兔子、机灵的小猴子等,让学生以直观可视的方式体会动物所具备的魅力,还可以借助猜谜语的形式,如“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当学生对可爱的小动物萌生出强烈的兴趣之时,他们便会愈发乐意去表述自己渴望养的动物,还有想要养这种动物的缘由,这样的情境设置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契合,能够促使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当中步入写话的学习过程。

(二)整体设计,规划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首先是开展激趣导入活动,借助情境创设手段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随后步入学习新知环节,引领学生筛选出自己想要饲养的小动物,并且分别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对之加以介绍。之后开启思维拓展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范例引导,如说“我打算养一只小猫咪它的眼睛犹如两颗闪耀着光芒的蓝宝石,到了晚上还会散发出光亮。它在白天的时候,常常无精打采地处于睡眠状态,而到了夜晚,就转变为十分有活力的模样,会在家中四处跑动。”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怎样对动物进行描述。最后进入评价与反馈阶段,对学生所完成的作品予以评估并做修改。这样的流程设计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写话任务。

(三)任务驱动,分解教学任务

以“写出养小动物的理由”这一关键任务为核心,把它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首先要做的是挑选小动物,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喜好来明确想养的对象,接下来开展外形描绘,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次序,如自上往下描绘动物的身体各个部位,随后进行生活习性的介绍,涵盖动物的饮食情况、睡眠规律等习性。最后阐述理由,引领学生从动物给予的陪伴、对自身起到的帮助等层面去思索。借助此种以任务为驱动的途径,把繁杂的写话任务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细微的步骤,降低学生学习时面临的困难程度,逐渐提升写话方面的能力 [2]。

三、嫁接:搭建教学支架与资源

(一)嫁接知识支架,丰富写作内容

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内容丰富的作品,教师需搭建知识的支撑架构,引领学生自多个维度对小动物进行描绘。在外形特征方面,除了基础的色彩、模样,还可以运用诸如比喻这类的修辞手段,如“孔雀的尾巴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在生活习性上,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各自的特性,如刺猬喜欢在夜间活动,并且会借助身上的尖刺来搬运果实。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这类资料助力学生拓展对动物的认知范畴。

(二)嫁接范例支架,提供写作模板

范例支架能够给学生供应明晰的写作模板,教师可以呈现出色的写话作品,如“我想养一只小仓鼠,它的身子圆滚滚的,像个毛茸茸的球。它最喜欢吃瓜子,吃东西的时候,两个小爪子捧着瓜子,吃得可香了。我养它是因为它很可爱,能给我带来快乐”。让学生剖析范例的架构,涵盖怎样开启篇章、中间怎样描绘动物的特性、末尾怎样归纳缘由。接下来,安排学生开展仿写练习活动,仿照范例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以及结构样式,逐步地习得写作的技巧方法。借助这样的举措,学生可以更迅速地领悟怎样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嫁接评价支架,促进自我提升

构建具备多元化特征的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写话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工作,教师评价应着重于实现鼓励以及引导的目的,发掘学生所展现出的优点,如“你对小动物的外形描述很生动,用了‘亮晶晶’这个词,把眼睛写活了”,同时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这句话的顺序不太对,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学生自评可以促使他们对自身的写作过程展开反思,从而察觉自身存在的缺点。相互评价能够使得学生从同伴所创作的作品当中展开学习,进而使自身的思路得到拓宽。经过一番评价之后,学生可以持续对自己的写话进行优化,促进写作素养的提升,达成自我的成长和进步。

结论

以整体建构理论为基础所开展的螺旋递进式项目习作教学实践,借助厘清·重构·嫁接,能够有效提升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写话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留意学生的学习起始点与需求情况,持续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达成教学的螺旋式推进。未来,仍有必要开展更深入地探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使其在更多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宝群.整体建构 , 多元融合 : 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J].福建教育 ,2023,(36):15-20

[2] 郭雅斌 . 聚焦儿童发展 , 推动项目化习作教学 [J]. 读写算 ,2025,(01):55-57.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课题:

整体建构螺旋递进项目式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ZX23-39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 许艳艳 (1985.09-),女,人,汉族,厦门市海沧区霞阳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