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节能改造中的智能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张林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一、引言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建筑领域作为能耗大户,其节能改造意义重大。楼宇智能控制系统融合多种先进技术,可实现对楼宇设备的精准调控,是节能改造的核心手段。然而,现有的智能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优化以充分发挥节能潜力,这对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现状
2.1 系统架构
目前,楼宇智能控制系统多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底层为现场设备层,包含各类传感器与执行器,负责采集环境参数和执行控制指令,如温湿度传感器、照明开关执行器等。中间层是控制层,由控制器组成,对底层数据进行处理并依据预设规则生成控制策略。顶层为管理层,通过监控软件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方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楼宇设备运行状况。
2.2 功能模块
智能控制系统具备多个关键功能模块。能源管理模块可实时监测水电等能源消耗,分析能耗数据并生成报表,助力找出高能耗环节。设备监控模块能对空调、电梯等设备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实现远程启停与参数调整。环境控制模块依据传感器反馈,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保障舒适度。
2.3 应用效果
众多已应用智能控制系统的楼宇取得了一定节能成效。在某商业楼宇中,通过智能控制照明系统,根据室内人员活动及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亮度,照明能耗降低约 30% 。在一些写字楼,优化空调系统控制策略后,空调能耗降低 20%-25% ,整体能耗显著下降,节能效果初步显现。
三、智能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数据处理能力不足
随着楼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更精准地监测环境和设备状态,传感器的数量大幅增多,由此产生的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然而,现有系统在数据采集频率上无法满足高频监测的需求,部分传感器的采集间隔较长,导致数据的实时性不足;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由于通信线路老化或带宽限制,大量数据传输时容易出现延迟;同时,存储容量的局限也使得长期海量数据的存储面临困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现有系统难以实时高效处理海量数据。部分老旧系统的处理器性能较低,对高频采集的数据处理严重滞后,使得控制决策无法及时下达,进而影响节能效果,例如,在人员密集的办公区域,因数据处理延迟,空调系统不能快速响应室内温度的骤升,导致制冷不及时,既影响了人员舒适度,又造成了能源的额外消耗。
3.2 系统集成度低
由于不同品牌的设备和子系统在研发时采用的通信协议、接口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的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极大。在实际应用中,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各子系统往往独立运行,拥有各自的控制平台和数据处理方式,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和联动机制,无法形成协同工作的整体,也就难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节能优势。如当消防系统因火灾触发报警时,照明系统未能及时开启应急照明,空调系统也没有切换到排烟模式,各系统各自为政,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不利于应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这种系统集成度低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智能控制系统整体效能的
发挥。
3.3 控制策略单一
多数智能控制系统在设计时采用预设的固定控制策略,这些策略是基于常规的环境和使用情况制定的,缺乏对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和多样化用户需求的自适应能力。以空调系统为例,在不同的季节,室外温度差异显著,冬季需要制热,夏季需要制冷,但系统可能仍按固定的温度设定运行;面对多变的天气,如下雨天和晴天的室外温湿度不同,系统也未能做出针对性调整;同时,在人员密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工作日和周末、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的人员数量差异较大,空调系统仍按固定模式运行,不能精准匹配实际的冷热量需求,导致能源大量浪费。在一些特殊场景,如会议室临时增加了大量参会人员,室内热量骤增,系统却无法及时调整空调的运行参数,既影响了参会人员的舒适度,又因空调负荷不足而增加了能耗。
四、智能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策略
4.1 强化数据处理能力
升级硬件设施,采用高性能数据采集卡提高采集频率,确保数据精准实时获取。引入大数据存储技术,扩大存储容量,满足长期大量数据存储需求。运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结合的架构,在边缘端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减轻云端压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通过算法优化,快速筛选、分析有效数据,为控制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4.2 提升系统集成度
制定统一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促使不同设备、子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与信息共享。运用系统集成技术,构建统一集成平台,将各子系统集中管理,实现跨系统联动控制。例如,火灾发生时,消防系统信号触发照明系统开启应急照明,空调系统切换为排烟模式,各系统协同工作,提升应急响应与能源利用效率。
4.3 优化控制策略
引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使系统能学习不同场景下的能耗规律与用户需求模式,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利用预测模型,根据天气预报、历史数据预测室内环境变化与能源需求,提前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在空调系统中,结合人员密度传感器数据,实时调整制冷制热功率,实现按需供能,提升舒适度同时降低能耗。
五、结论
通过对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有效解决了现存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系统集成度低、控制策略单一等问题。优化后的系统在数据处理、系统协同及自适应控制方面能力显著提升,能更精准地调控楼宇设备运行,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建筑节能改造中推广应用优化后的智能控制系统,将有力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文献参考
[1] 詹晓璐 . 电梯节能改造与商务楼宇运营的节能减排——商务楼宇物业管理项目的热点探索 [J]. 上海商业 ,2025,(04):234-237.
[2] 唐伟 . 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金融科技示范区低效楼宇节能低碳改造实施路径研究 [J]. 节能与环保 ,2024,(03):17-24.
[3] 洪恒飞 , 江耘 . 助楼宇建筑节能降碳杭州高新区试行轻量级数智化改造 [N]. 科技日报 ,2022-12-1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