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张子奇 张彬 龙海亮 李镇东 李西鲁 王铭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
1.1 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施工中占据关键地位,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开展灌注桩施工时,需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进行场地平整与测量定位工作。通过精确的测量放线,确保桩位定位精准,为后续的成孔作业提供坚实基础。成孔工序是灌注桩施工的核心技术环节,主要运用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等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泥浆护壁成孔作业中,需科学调控泥浆的比重、粘度等关键技术参数,以保障孔壁的稳定性,有效预防塌孔等质量问题。同时,要严格把控泥浆制备材料的质量,确保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在成孔施工作业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实时精确监测孔洞的垂直度及深度指标,确保成孔质量达到标准。成孔工序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清孔作业。清孔作业的目的在于彻底清除孔底沉渣,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清孔工艺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用正循环清孔或反循环清孔等规范化施工方法。清孔工序完成后,需立即有序开展钢筋笼下放作业。钢筋笼的制作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及间距等关键参数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下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钢筋笼处于垂直状态,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随后,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认真组织实施混凝土浇筑工序。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过严格设计,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导管法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高度,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1.2 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范畴,预制桩施工技术凭借其显著优势得以广泛应用,主要体现为施工效率较高、工期较短以及桩身质量稳定可靠等方面。预制桩的生产模式较为灵活,既能够在专业化的预制构件工厂开展标准化生产,也可以在施工现场依据工程需求进行现场预制,如此既保障了质量,又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目前工程实践中常见的预制桩类型主要涵盖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两大类,二者各自具备不同的结构特征和适用范围。在正式实施预制桩施工之前,需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处理。首先要保证场地达到足够的平整度标准,同时还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与加固,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荷载。对于预制桩的运输和存放环节也需予以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举措防止桩体在吊运和堆放过程中出现损坏。在吊运作业时,需根据预制桩的实际长度、重量等参数,科学选取相适配的吊装设备和合理的吊运方案。在堆放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把控堆放层数,并采用正确的堆放方式,以避免桩体因长期堆放而产生变形或开裂等质量问题。预制桩的沉桩工艺主要存在三种常见方式: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和振动沉桩法。锤击沉桩是借助桩锤的冲击动能将桩体贯入土层的传统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锤击频率和冲击力度,既要保证沉桩效率,又要防止因过度锤击致使桩身结构受损。静力压桩则是运用专用压桩设备通过持续施加静压力将桩体压入地基的施工方法,这种工艺具备噪音污染小、振动影响轻微等环保优势,尤其适用于城市环境或对周边建筑物保护要求较高的工程。振动沉桩工艺主要利用振动锤产生的高频振动使桩周土体液化,从而降低贯入阻力,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砂性土地基条件下的桩基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等特性。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工程概况
金州湾国际机场,位于中国省市金州湾海域,西南距周水子国际机场约 18 千米,南距市中心约 23 千米,为 4F 级国际航空枢纽、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上人工岛机场,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该“人工岛”长6.2 公里、宽 3.5 公里,离岸最近距离 3 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离岸式人工岛机场,也将成为推动市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源。
2.2 桩基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桩基础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充分了解场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后续的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和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及时发现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调试。选用质量合格、性能稳定的桩材和相关施工设备,并确保设备在施工前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3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对于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如碎石桩、高压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等,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参数。例如,在高压旋喷桩施工时,要控制好喷射压力、提升速度等参数,确保桩体的质量和强度。同时,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通过现场试验、检测等手段,及时掌握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情况。如对桩身的完整性、承载力等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另外,要做好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情况,为工程质量的追溯和评估提供依据。
2.4 桩基础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考勤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桩基础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能够熟练、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精准把控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要求,切实强化各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管力度,方能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整栋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思隆 .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J]. 建筑机械,2025,(07): 106-110+114 .
[2] 刘俊 .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J].中国住宅设施,2025,(04):217-219.
[3] 张卓武 . 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J]. 陶瓷,2025,(03):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