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作者

周英

酒泉市兴禹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甘肃省酒泉市 735000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概预算编制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的关键环节,是确定工程造价、安排资金计划、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概预算编制能够确保工程资金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1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1 编制流程简化,环节把控不严

一是前期调研不充分,编制人员未深入工程现场调研,仅依据图纸与报告编制概预算,忽视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如施工场地狭窄导致材料运输成本增加、周边居民干扰导致工期延误);二是多专业协同不足,水利工程涉及土建、机电、金属结构、生态等多专业,概预算编制需各专业协同提供数据,但实际中各专业数据提交不同步、口径不一致,如机电专业未及时提供水泵、闸门等设备参数,编制人员只能按常规型号估算,后期设备选型调整导致费用偏差;三是审核环节流于形式,概预算审核仅关注“计算是否正确”,未审查“基础资料是否完整、定额套用是否合理”。

1.2 缺乏全局意识​

水利工程规模宏大、工程量巨大,施工工艺和流程复杂,需要从全局角度制定和考虑相关方案。尽管我国建筑业在不断发展,引入了一些国外先进工程管理技术,但在水利工程人才方面仍存在短缺现象。目前,不少企业和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概预算中,仍停留在阶段性管理模式,缺乏对工程整体的统筹规划。这导致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充分考虑各阶段、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整个水利工程施工难以有序、高效开展,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

1.3 工程管理难度大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较长的施工工期使工程易受市场经济波动影响。在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下,施工材料价格、人工工时费用以及施工工艺等在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施工开始前进行的市场调查数据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从而降低了水利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工程规模浩大往往采用分包招标形式,部分施工单位为中标,可能采用不合理的概预算进行投标,严重干扰了整个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

1.4 施工变更随意性大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设计的临时变更较为常见。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一时施工便利或短期利益,忽视整体施工方案,随意更改施工方案。虽然这可能在短期内提高施工效率,但却严重破坏了原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一旦施工方案变更,就需要根据新方案重新安排后期工程施工并调整概预算,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2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问题的对策措施

2.1 采纳科学且合理的编制方法

在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 , 采纳科学且合理的概预算编制方法是确保预算准确性的关键。传统的编制方法可能因无法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 探索和应用更为先进的编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应能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特点、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 , 从而提供更为精确和全面的预算数据。通过采用这些科学的方法 , 可以显著提升概预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在为企业的造价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单项编制程序。

2.2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概预算编制人员参加水利工程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工程建设法规、计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讲解等方式,加深概预算编制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鼓励概预算编制人员自主学习,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例如,举办水利工程设计图纸解读与工程量计算培训班,通过对实际工程设计图纸的详细讲解和现场演练,提高概预算编制人员识别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的能力。此外,组织概预算编制人员参加计价规范的宣贯培训,避免在概预算编制中出现计算错误。

2.3 提高费用计算准确性

(1)科学确定材料价格。为确保材料价格的准确性,概预算编制人员应拓宽材料价格信息获取渠道。除参考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价外,还应通过市场调研、向材料供应商询价、查询专业的建材价格网站等方式,全面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动态。对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应进行实时跟踪,掌握其价格走势,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在计算材料单价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产生的费用。根据材料的采购地点、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以及保管要求等因素,准确计算材料的运杂费、运输损耗费和采购保管费,并将其计入材料单价。(2)规范间接费用计算。加强对概预算编制人员关于间接费用组成和计算规则的培训,使其准确理解和掌握间接费用的计算方法。在计算间接费用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工程类别确定取费标准,不得随意调整。对于工程所在地的社会保障政策、税收政策等可能影响规费计算的因素,概预算编制人员应及时关注政策变化,根据最新政策调整规费的计算基数和费率。同时,建立健全间接费用计算的审核机制,在完成间接费用计算后,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某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当地社会保障政策发生调整,养老保险费率有所提高。概预算编制人员及时获取了这一政策信息,按照新的费率标准对规费中的养老保险费用进行了重新计算,并经过审核确认,保证了间接费用计算的准确性和概预算编制的质量。

2.4 规范施工变更管理

制定严格的施工变更审批制度,明确施工变更的条件、流程与审批权限。施工单位如需变更施工方案,必须提前提交详细的变更申请报告,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以及对工程进度、质量和造价的影响。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严格审核,评估变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施工变更申请,坚决予以驳回。对于批准的施工变更,及时调整概预算,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备案工作。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防止施工单位为谋取私利而随意提出施工变更。通过规范施工变更管理,维护水利工程概预算的严肃性与稳定性,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结语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对于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对策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关注概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与方法,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程建设环境与市场变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袁春玲 .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及处理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21):61-63.

[2] 潘琰, 张雪.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 ,2022(S1):149-151.

[3] 王善慈 , 陈家强 , 张迪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程量确定与预算编制 [J]. 水利技术监督 ,2021(8):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