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提升研究
王冠博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日益多元,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道德品质和扎实专业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社会环境复杂化
世界百年未见的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多元文化思潮彼此碰撞交融,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展现多元面貌,西方的不良思想与错误价值观借由网络等途径扩散,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形成冲击,辅导员必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助力学生分辨对错,坚定理想之志,这对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及引导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规格要求[1]。
1.2 网络信息多元化
互联网跟新媒体的高速变迁,促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发广泛、便捷,于极多的网络信息里面,涵盖积极正面的内容,还大量存在着良莠不分、甚至有害的资讯,部分大学生易深陷网络世界,受不良信息的沾染,怎样借助网络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及实效性水平,构成了辅导员面临的关键课题。
1.3 学生需求多样化
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展现出鲜明个性,他们于思想成长、学业提升、职业规划以及心理健康等层面有着多样化诉求,以往那种单一的思政教育方式难满学生需求,辅导员要创新教育方法及方式,增进教育的针对性与实际成效。
2 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有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人员配备不充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少数辅导员缺少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相关培训,开展工作的时候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可靠,应对方法相对简单,辅导员工作的任务量十分繁重,涉及学生管理、日常事务协调等多项工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力投入量有限。
2.2 教育方式创新性不足
有部分辅导员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里,依旧主要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缺少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实践,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未达充分水准,无法有效借助网络平台、新媒体工具开展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与参与积极性。
2.3 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范畴,需要学校各部门、各方力量协同联动,而在实际工作进行之际,辅导员跟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管理部门相互间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未能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提升策略
3.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按照既定比例足额配置辅导员,重视选拔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提高队伍专业化的整体水平,搭建完备的辅导员培训体系,按时组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新媒体技术等培训项目,增强辅导员的综合素养与业务水平,建立科学恰当的辅导员考核评价构架,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作为核心考核指标,给予表现超群的辅导员表彰奖赏,在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等环节实施政策扶持,增强辅导员在职业方面的认同与归属感[2]。
3.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合理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打造网络思政教育全新阵地,打造生动鲜活、极具吸引力的网络教育素材,实施线上主题教育活动,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魅力,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实践、志愿科普服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的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在实践里接受教育、增添才干、贡献心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跟实践活动深度整合,增大教育的实际成效,留意学生的个体差别,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实际诉求,开展贴合实际的谈心沟通、学业指引、职业谋划等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实施。
3.3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打造学校党委统一统筹的模式,学工、教务、思政课教学、后勤等部门携手协作的工作机制,界定各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能与任务,造就育人的聚合力量,加强辅导员跟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的沟通来往,联合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跟专业教育融合的方式及途径,达成全员投身、全程跟进、全面融入的育人格局,大力争取社会各方力量的襄助,恳请校外专家学者、出色校友、业界精英等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育人途径,扩大育人资源规模。
3.4 完善工作评价与反馈机制
科学的评价及反馈机制是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保障,搭建多样化的考核体系,除既有的传统考核指标,把学生成长数据、教育活动参与的投入度、网络思政影响力等量化指标纳入,把学生、同事、领导等多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评定工作的成效。设立长期稳定的反馈平台,依靠学生座谈会、线上问卷、定期工作汇报等手段,即刻采集学生需求、教育过程里的问题及改进良策,每月开展针对学生的意见征集事宜,针对学生聚焦的热点问题和教育里的薄弱环节,召集辅导员团队探究解决路径,突出评价结果应用的强化,把评价反馈和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工作调整结合在一起,推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闭合循环,推动辅导员迅速优化工作策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把控与实际效能[3]。
4 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璐 , 杜明日 , 张健基 . 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与突破现实困境的策略探究 [J]. 科学咨询 ,2024,(23):205-208.
[2] 卢倩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升研究[J]. 大学 ,2024,(33):31-34.
[3] 刘超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J].时代报告 ,2024,(1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