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操作策略与实践

作者

王亭亭 迟平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解放小学 沧州市 062150

引言:

传统小学英语课堂常以单课时孤立教学,割裂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随着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需探索整体化教学路径。大单元教学以主题为轴心,统整教材语篇与跨文化资源,通过重构教学目标、课时框架及情境任务,引导学生从机械操练转向深度应用。该模式强调语言能力、文化理解和思维发展的协同培养。鉴于此,本文从目标确立、课时划分、情境创设三方面,系统阐述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施路径。

一、基于大单元主题,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需以主题为轴心,系统整合语言能力、文化理解、思维发展和学习策略四维素养 [1]。教师需深度解析单元内所有语篇的核心内容与逻辑主线,提炼贯穿单元的文化内涵与语言功能;目标设定须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确保各层级间逻辑递进,最终指向在生活化场景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

例如,在开展“Chinese Festivals”教学时,本单元涵盖对话、阅读(、文化角及写作板块(节日贺卡制作)。教师梳理语篇发现:对话突出节日活动句型;阅读文本借月饼、赏月等符号传递家庭团圆价值观;文化角通过圣诞树、礼物强调西方节日的分享传统;写作板块要求运用核心语言制作贺卡。由此凝练大单元主题为 " 节日习俗的文化符号与情感表达 "。教师可设计分层目标:基础层目标实现路径学生能正确运用月份、序数词表述节日日期,熟练掌握节日核心词汇及功能句。教学中通过"节日转盘"游戏强化日期表达(转盘指针指向月份,学生抢答对应节日);利用实物道具(月饼模型、圣诞袜)开展词汇情境操练,学生两两一组用句型“Atpeople eat __ __”完成配对练习,确保语言形式内化。应用层任务实操方案小组合作完成 " 节日习俗档案 ":查阅教材、学校数字资源库(如 " 节日文化 " 专题库),整理春节、圣诞节各三项典型习俗(食物 / 活动 / 象征物),用目标语言制作信息卡。创设“国际文化体验馆”情境,学生分别扮演文化解说员与游客进行问答。教师提供结构化模板支架,限定资料检索时间;角色扮演设定简短对话,要求至少包含2 项习俗说明,通过计时器强化语言效率。

二、划分大单元课时,确定大单元教学重点

在大单元教学中,课时划分需严格依据语言认知规律与主题探究逻辑。针对“假期经历与旅行”主题,课时安排采用“语言输入$$ 理解内化 $$ 拓展深化 $$ 综合输出”的递进框架,确保每个阶段聚焦核心素养的特定发展点。关键点在于设定清晰明确的教学重点,避免泛而不精,每课时以核心任务驱动学生深度实践;课时间需强化内在逻辑衔接,共同服务于大单元的整体目标,确保教学实操性强、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3]。

例如,在开展 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为例,课时划分为四个阶段,每课时核心任务明确且衔接紧密。课时 1 重点为语言基础积累,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核心词汇和句型结构。课堂通过图片卡展示和师生问答强化记忆,学生跟读并完成填空练习,确保掌握基本语言要素。课时 2 转向功能运用与初步交际,教师设计情境对话任务,学生两人一组模拟问答,使用句型描述旅行地点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错,鼓励运用新词汇进行简单交流,培养初步交际自信。课时 3 聚焦语篇理解与文化渗透,教师提供短篇阅读材料,学生通过泛读提取关键信息,教师结合视频片段引入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讨论中外假期差异,深化文化理解。课时 4 强调综合输出与创造性表达,教师布置“My Holiday Story”任务,学生先用思维导图梳理个人经历,再撰写短篇或口头陈述;教师搭建展示平台,鼓励融入情感表达,并通过互评提升语言整合能力。

三、整合大单元资源,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整合大单元资源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核心策略,旨在通过多元化资源丰富主题内涵,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情境设计的关键在于坚持真实性、趣味性和连贯性原则,通过大情境框架,将零散的词汇和句型学习融入生活化任务链中[4]。

例如,在开展“Unit 5 My clothes”的教学中,教师以“校园服饰博览会”为大情境,整合资源创设连贯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利用实物资源铺垫基础情境:课前收集学生带来的四季真实衣物,课堂上分组展示并触摸,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衣物特征,激活词汇学习兴趣,强化直观感知。接着,引入多媒体资源拓展文化视野:播放短视频展示异国传统服饰,教师提问“What clothes do people wearin Japan?”,学生边看边讨论,学习文化表达,并链接生活实际,布置“为不同活动选衣”的子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句式练习。之后,过渡到创造性应用情境:设计“服饰设计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彩纸制作创意衣物并标注英文名称,模拟商场购物对话,教师巡回指导,确保语言输出连贯。最后,整合所有子情境形成任务链:博览会闭幕时,学生展示设计作品进行英语演讲,并完成角色扮演购物活动,综合运用词汇、句型和功能语言。整个过程层层递进,从认知到应用,每个环节紧扣资源整合,确保学生通过真实任务自然习得语言,同时理解衣物在社交中的功能,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可操作性强且符合小学生好动特点。

四、结语

综上,大单元教学的应用有效解决小学英语知识点碎片化问题,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同时强化课时间逻辑衔接,优化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文化体验,引导学生从机械操练转向深度应用。因此,教师需立足主题轴心,系统重构教学目标与课时框架,整合多元生活化情境资源,推动语言实践。学生在连贯的任务链中逐步内化语言形式,融合文化理解与思维发展,协同提升语言综合素养,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璐 . 立足大单元学习,让英语课堂更高效 [J]. 江西教育 ,2025,(15):7-9.

[2] 申晓晖 . 巧用大单元教学,让小学英语教学更高效 [J].江西教育 ,2025,(15):10-12.

[3] 宋惠瑾 .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路径 [J].校园英语 ,2025,(06):94-96.

[4] 朱凤霞 . 小学英语课堂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J]. 校园英语 ,2024,(49):182-184.

作者简介:

姓名: 王亭亭

出生年月 :1989.12.31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河北省泊头市

现供职单位: 泊头市解放小学

职务: 教师

职称: 中小学二级教师

研修方向: 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