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刘改玲 岳建功 李建兵 王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014300
文章中主要对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病虫害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解决各种病虫害问题,促进玉米健康生长。
一、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发病原因分析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综合考虑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病虫害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玉米螟、玉米锈病、玉米叶斑病等,这些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玉米健康生长,甚至出现玉米叶片损坏、死亡的情况。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及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分析,避免造成严重的玉米损失,玉米螟作为主要害虫之一,这种虫害在幼虫时期就直接进入玉米的根茎、玉米穗中,影响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生长速度受到严重限制。玉米螟成虫后飞行速度较快,且扩散范围广阔,褐色蛾类在玉米种植区域广泛传播,造成严重的玉米病虫害问题。玉米的病虫害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往往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玉米品种的性能不稳定,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治理难度较大;其次,玉米属于重要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难度较大,各个区域的治理手段不一样,且无法真正实现根本性治理;最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基数较大,一旦出现虫害,将导致大面积扩散,在某一时间大面积爆发,虫害的控制难度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环境较为复杂,不同区域的农业种植条件不同,部分地区气候合适适合病虫害生长,抑制难度较大,还有部分农户为了实现高产高销,选择喷洒大量农药,增加虫害的抗药性,治理手段缺乏综合性和多样化【1】。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开展高效的田间管理工作
田间管理作为基础性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主要是对玉米种植区域的田间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清理田地中的玉米秸秆残留物,做好清洁整理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要做好适当的监控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对受到病害的玉米植株进行处理,摘除病叶,清理田间杂草。对于受到病虫害污染的田地,加强清理工作,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均匀播撒到田地中,破坏病虫害过冬,适当的施肥管理能够增加土壤的肥沃度,在玉米抽穗期、拔节期做好施肥工作,增加玉米植株的营养成分,抵御病虫害问题。同时,田间管理还要开展玉米品种的合理选择,重点分析不同品种的病虫害抵抗能力,适当喷洒农药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已经感染的植株进行及时的药物处理,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和传播,农药喷洒最好选择晚上或早上,增加药物的性能,减少对玉米植株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在玉米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技术手段能够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具体特征,引入病虫害天敌开展生物治理,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首先,种植人员要综合分析病虫害的类型,根据生长特点、发生规律引入天敌,保证天敌品种引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做好基础性的防治工作;其次,开展害虫天敌的综合性管理,选择合适时间引入天敌,例如晴朗天气引入蚜虫蜂,保证天敌生物的成活率;最后,优化玉米田地的生物链,考虑玉米种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展,利用天然的生物链效应,优化田地的外部环境,确保天敌生长繁衍生长。同时,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现代化治理手段,还要考虑微生物、细菌的综合性防治,抑制虫害的生长和繁殖,这种措施还在创新性研究阶段,对玉米田地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达到最佳的抑制效果。
(三)采取农业防治措施
玉米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病虫害问题的发生较为普遍,农户要选择合适的治理防治抑制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综合考虑虫害的危害程度,做好及时的防控工作。农业防治措施的应用较为普遍,在玉米生长阶段做好预防工作,种植阶段选择轮作的方式,减少土壤虫害的侵扰。同时,农业防治措施的应用较为普遍,效果突出,还要选择深耕的方式,尽量增加植株的种植深度,植株根系深入土壤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提高玉米的抵抗能力。农业防治还要开展土壤治理工作,定期翻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含氧量,不仅能够破坏土壤深层的病虫害,还能够消灭部分虫害。同时,农业种植人员应综合考虑农业防治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开展综合性治理,人为控制病虫害问题的发生,选择在病虫害不易发生的时期种植玉米,增加足够的肥料,保证土壤肥力,根据玉米生长状况适当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生命力,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2】。另外,加强对玉米种植区域的管理,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清理土壤中的残留物,对土壤中的细菌、病毒进行及时清理,避免玉米植株受到严重损害。对于玉米收获时期,还要考虑玉米成品的晾晒工作,避免出现霉变的情况,保证玉米成品内部干燥清洁。
(四)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手段
为了最有效治理病虫害,农民要综合考虑玉米植株的生长状况,开展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手段,优化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科学知识储备,学习现代化防治技术,掌握更多玉米种植策略和方法,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最佳种植目标。根据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科学运用化学药剂,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生长状况,以及化学药剂的毒性情况,完成科学配比与选择,对化学药剂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在化学防治手段运用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具备现代化防治理念,不能一味的加大药量,而是要针对性选择和规划,最大程度上发挥药剂的效果,开展科学研制工作。化学药剂的选择主要是分析防治的具体要求,利用杀菌、杀虫两种类型的防治手段,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能、品类进行适当的防治手段规划,采取喷洒药品或灌输药剂的方式,从而有效发挥化学药剂的使用效果,开展药剂的科学性调控。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综合考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防治管理,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强化对病虫害发病原因的分析,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手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玉米的最终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秀梅 , 郑旭 , 王连霞 , 等 . 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2):49- 52
[2] 凌荣宏 .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J]. 种子科技 ,2023,41(7):109-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