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学教评一致性中的实施与优化

作者

王鑫

河北省宁晋县第二中学

群文阅读,源自西方的“共同阅读”理念,强调通过多篇相关文本的对比分析,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尤其是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尽管群文阅读的理论价值显著,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模式的理解不深、教学策略的不成熟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群文阅读的实施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评一致性中存在的问题,即教学目标、过程与评价之间可能存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习质量的保障。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与定义

群文阅读,作为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革新性实践,其概念和定义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逐渐被提炼和丰富。它起源于美国的共同阅读理念,后来在中国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被引进并本土化,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实践价值的策略。群文阅读的核心思想在于打破单篇文本孤立学习的模式,转而通过多篇文章的综合阅读和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提高其文本分析能力,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的概念可以被概括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多篇相关主题或形式的文本,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式,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与思考,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倡导学生在多元文本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性讨论,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增强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广度把握。

在群文阅读中,文本的选择是关键,它们应当具有相关性,可以是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不同观点的文本,通过对比和整合,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探讨同一主题,从而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阅读任务的设计则要层次分明,既有对文本表面信息的理解,也有对深层结构和作者意图的探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设性解读。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将这一理论框架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过程,旨在解决传统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一致性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通过整合多篇相关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深度思考,增强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群文阅读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不仅要明确单篇文本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多篇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它们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共同作用。教师需要设定多层次的目标,如理解文本内容、比较不同文本的视角、分析文本间的联系,以及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批判性讨论等,这些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需要精心选择相关性强的文本,确保它们在主题、体裁、风格或观点上有足够的对比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如文本分析、比较阅读、主题讨论等,学生能够在思考和讨论中发掘文本的深层次含义,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笔记,整理自己的观点,这既是学习过程的记录,也是自我反思的起点。

在教学评价实施上,群文阅读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如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笔记和思考过程;同伴互评,让学生评价同伴的阅读理解或讨论贡献;自我评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理解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评的一致性。

三、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学教评一致性中的实施与优化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需将群文阅读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确保每一项教学目标都能覆盖知识获取、文本分析、批判性思维等多个维度。例如,教师可以设定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别和分析不同文本的论点,或者比较不同作者如何处理同一主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设计则要体现层次感和互动性。教师可以设立一系列任务,从简单的文本理解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文本比较和深度分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出疑问,通过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考。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群文阅读成功实施的关键。多元化评价工具的运用可以确保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全面评估。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使用形成性评价记录学生的阅读笔记,同时,运用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来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这些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态度转变。

教学反馈的利用是优化群文阅读教学的驱动力。教师应该定期收集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反馈,分析他们在任务执行、讨论参与以及评价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然后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一类型的文本理解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对这类文本的专门训练;如果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对某一主题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这个主题,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实证研究显示,群文阅读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把握。然而,要实现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学教评一致性中的优化,教师需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教育管理者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培训资源、技术指导,以及对教师创新实践的鼓励。只有这样,群文阅读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潜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群文阅读有望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策略,它不仅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致性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推动语文教育向着更加高效、一致的方向迈进。本章的研究结果和建议将为未来群文阅读的推广和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艳铃. 小学英语语境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J].《学园》,2022 年第 14 期 37-39

[2] 陈兰芳 .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J].《中学语文》,2024 年第 5 期 13-15

[3] 王兰 . 群文阅读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4 年第2 期009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