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融合视角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钱先慧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初中部 江苏省泰州市 225500
一、引言
教育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种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建立更系统的认知体系。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语文以及历史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具备天然的跨学科教学优势。但是当前初中音乐课堂的学科融合实践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融合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设计和教师跨学科能力不足等。本文深入研究了如何通过学科融合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当前初中音乐课堂学科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一)融合形式单一
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普遍存在过于形式化的现象。在课堂上在音乐欣赏环节,教师往往只是简单提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期,比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仅说明这是抗战时期的作品,缺乏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分析,忽略了当时的社会对该首歌曲创作风格和语言的影响,而且多数学科融合课堂上,只有教师在单方面输出,没有设计足够的互动活动。比如音乐与物理学科融合时,往往单纯讲解结论性知识,而没有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其中的原理。这种融合方式过于形式化,既无法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知识框架,也难以培养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能力。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科融合的理解存在偏差,其认为学科融合就是学科知识的叠加,而不是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二)教师综合素养不足
当前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存在一个普遍问题,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老师们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很多音乐老师在上课时想结合物理知识讲解乐器发声原理,但因为自己物理基础比较薄弱,只能简单概括,无法解释清楚背后的具体声学原理。这种情况导致跨学科教学过于形式化,变成单一的知识拼接,无法将知识真正融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给音乐老师提供针对性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老师们也要主动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可以和历史或物理老师一起备课,或者参加一些跨学科的教学研讨会。只有先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
(三)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
很多学校的课堂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法,老师教唱歌,讲乐理,学生跟着练。虽然大家都在做跨学科融合教学,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中的很少。首先,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完整的跨学科教学计划,多数是老师想到哪教到哪。没有递进式的设计。而且,很多老师把跨学科教学当成表演,只有在公开课上,或者参加教学比赛的时候才会运用,平时上课还是老样子。最后一点是缺乏长期坚持,学生刚刚感兴趣,又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效果大打折扣。要改变这种情况,学校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跨学科教学方案,明确具体哪些学科之间如何进行结合,还要督促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坚持实施,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掌握综合知识。
三、基于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构建多元融合模式,深化教学内容
老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让学生欣赏作品,还要设计更多有趣的跨学科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把语文课上学过的古诗词改编成歌词来演唱,这样既能复习语文知识,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开展“音乐创客”项目,让学生用手机或者电脑软件来编曲,在玩音乐的同时了解声音的科学原理。用软件调节音调时,可以同时普及声音频率的知识;在学习材料对音色的影响时,可以通过用不同材质制作简易的乐器来进行。这些活动不仅让音乐课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帮学生巩固各科知识,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要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而不是被动听老师讲解。
(二)加强教师跨学科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音乐老师和其他科目老师一起备课,比如每个月安排一次音乐老师和物理老师以及历史老师的联合教研会。会上,历史老师可以分享某个时期的背景知识,音乐老师讲解相应时期的音乐作品,物理老师可以做声音原理实验,音乐老师可以详细学习如何把声学原理融入乐器教学。或者定期请专家来给老师们开讲座和培训,比如请大学音乐教授来讲,用具体例子说明四分音符就像数学里的 1/4,让学生既学音乐又巩固分数知识。还可以组织手工大会,让老师们亲自动手做实验,比如用不同长度的水管制作乐器,直观感受音高和管长的关系。同时要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把好的跨学科成功案例收集起来,方便老师们随时学习。
(三)开发系统化课程,建立评价体系
学校如果要把跨学科教学真正落实到音乐课上,可以先做好整体课程设计。把初中三年分成不同阶段,每个年级重点结合不同的学科。比如初一学生刚入学,可以多结合语文课,让他们把学过的古诗编成歌曲来唱,既学音乐又巩固语文知识;初二学生理解力更强,就可以结合历史课,比如学习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时,讲讲当时的历史背景;到了初三,可以加入更多科技元素,让学生用电脑软件创作音乐,同时学习声音的科学原理。不同时期也要制定不同评价方式。留意学生参与积极性,是否可以有效把不同学科知识点串联起来,最终是否能设计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设置一些项目,考察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学校要把这些要求写进教学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跨学科教学能长期坚持下去。
结论
跨学科教学给初中音乐课带来全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加感兴趣,同时还能巩固其他各学科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课堂上老师放首歌,随便讲讲历史背景就相当于讲课了,不少音乐老师对其他学科了解不够深入,想教但不太会教,很多学校还没有完整的跨学科教学计划,往往是老师想到哪教到哪。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得给老师们更多学习机会,比如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让音乐老师和其他学科老师一起备课,同时制定详细的跨学科教学方案,明确每个年级重点结合哪些学科以及如何结合;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让学生用 VR设备体验音乐会现场氛围,或者用 AI 软件尝试作曲,这些新方法都能让跨学科教学更有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相信这种融合教学会让音乐课焕发新的活力,帮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柳芬. 初中音乐教学中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创设探索 [J]. 读写算 , 2025, (19): 145- 147.
[2] 钱凌.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策略 [J]. 名师在线( 中英文 ), 2025, 11 (18): 90- 92.
[3] 夏井绪. 构建初中音乐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思考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5, (12): 71- 73.
[4] 顾露 . 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J]. 参花 ,2025, (17): 174- 176.
[5] 高铭阳 , 席辰凤 , 王宇轩 , 等 .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音乐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 [J]. 大众文艺 , 2025, (09): 1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