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要练就“融”本领
任希才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 830092
引言: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编辑手段与传播机制实现了多元交汇融合。由此不仅改变了单一的媒体生态,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基础。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新闻编辑作为媒体生产的核心力量,需要主动顺应时代变革趋势,秉持“融”的思维来全面升级新闻工作模式。确保能够持续打造优质的信息产品,充分满足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
一、掌握多元编辑技能
融媒体时代,传统的纸媒、声媒、视媒新闻全面向网络平台进行迁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多元内容形态的融合发展。为此新闻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突破以往单一的内容生产模式,积极了解多元编辑手法在新闻工作中的融合运用。确保能够进一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能力,实现多元内容媒介的有机互补[1]
以 H5 交互式新闻作品为例,H5 新闻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元信息介质,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同时还能够显著增强作品的交互内容,借助全息化的新闻场景来支撑用户与内容展开互动,从而体现了新闻编辑技巧的融合优势。如人民日报社打造 H5 作品《丝路行旅图 带你穿越千年》当中,新闻编辑人员采用手绘长卷的方式,将古今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情逐一还原出来,并且融合 AR、三维建模、动画技术等数字制作手法,为用户打造了“AR 打卡”应用小程序,使用户能够与作品中的场景进行合影,有效提高了内容体验感与真实感。
二、拓展内容传达载体
融媒体时代,随着新闻编辑手法的全面融合,不仅营造出了沉浸式、体验性的信息场景,更推动着新闻作品与更多内容载体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改变了新闻传播形态,能够从更多角度满足用户的审美、趣味以及信息需求[2]。
例如 2025 年 1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微短剧 + ”行动计划,强调在媒体工作中采用剧情化、故事化的演绎手法,为用户呈现文旅、非遗、普法、品牌、经典文化及科普等六大领域的新闻信息。在同年 7 月正式完成拍摄的普法微短剧《银发陷阱》当中,新闻编辑聚焦时下针对老年人的投资理财、保健品诈骗等社会热点,进行了直观、生动的讲述还原,不仅介绍了相关案例的套路特点与识别方法,更是用浅显易懂的形式为人们普及如何维护自身切实权益,充分体现了新闻传播与新型媒体内容之间的融合发展。
三、构建新闻传播矩阵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摆脱了以往僵化刻板的渠道现实,能够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并灵活地传递各类信息内容。为此新闻编辑在内容生产的基础上,还需要形成良好的媒体运营思维,以确保能够借助融合化的传播矩阵,来实现新闻高效传播,并全面提高新闻宣传报道质量。
例如,新闻编辑需要全面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受众分布与内容分发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来针对性开展内容策划与制作,以确保能够有效适应多元化的传播机制,并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如 2024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融媒体系列产品《联播一瞬》,以总台《新闻联播》为依托,采用短视频的形式对当日热点、焦点事件进行报道,并通过快手、抖音、央视频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传播,从而有效配合主流节目进行了话题引领,体现出自身良好的新闻影响力。
四、创新新闻产品形式
融媒体时代,传统的行业壁垒全面破除,为此新闻编辑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形成良好的协同合作意识,积极联动社会力量来打造全新媒体服务场景,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生活生产需求,并体现媒体融合发展特色[3]。
例如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乡村文旅数字提升行动”当中,各级地方媒体与“飞猪旅行”、抖音、小红书、百度地图等平台进行合作,共同围绕家乡文旅展开内容创作。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了“旅行手账”“手绘地图”“精品自驾游路线导航”“乡村实景体验”等多样融媒体产品,有效联动用户力量进行开展文旅宣传活动,并进一步拓展了新闻工作职能。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融”的本领提升展开了深入研究。强调编辑人员需要以媒体服务作为核心原则,深入探索新型编辑技术与运营理念,确保能够打造多样化的媒体产品,有效提高主流媒体新闻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 . “融”本领的练就——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思维模式优化对策 [J]. 中国报业 , 2024, (22): 50-51.
[2] 许猛 . 破茧与蝶变: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J]. 新闻文化建设 , 2025, (12): 80-82.
[3] 刘长雨 . 指针与罗盘——新闻编辑在媒体融合中的角色定义 [J]. 新闻文化建设 , 2025, (10):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