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书香逆旅探幽径: 基于UbD 理论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新航标

作者

潘丽云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223700

一、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袤版图中,整本书阅读宛如一座亟待深入开发的宝藏矿山,其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意义非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着重指出,语文教学需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品位。整本书阅读恰似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开启学生知识视野的大门,助力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茁壮成长。

然而,审视当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可谓问题丛生。阅读目标功利化倾向严重,部分教师将阅读教学与考试成绩简单粗暴地划等号,致使阅读沦为应付考试的机械训练。教学方法上,传统讲授式 “一枝独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阅读兴趣与主动性被无情压抑。阅读评价片面狭隘,过度依赖考试成绩与形式化的读书笔记检查,忽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维碰撞与能力进阶。

二、UbD 理论概述

2.1 UbD 理论的内涵

UbD 理论的核心聚焦于“理解”,但此“理解”绝非浅尝辄止的表面认知。它要求学生能够精准阐释所学内容,以自身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知识内涵,实现知识的个性化释义。学生需具备将知识灵活迁移至实际情境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新任务时,能够迅速调用所学,举一反三。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深入洞察知识背后的逻辑架构与原理,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对知识进行理性审视与反思。UbD理论还强调 “移情”与“自知”,学生要学会站在不同视角体悟知识蕴含的情感与价值观,同时清晰认知自身学习过程与认知方式,实现有效的自我反思与调整。

2.2 UbD 理论的教学流程

2.2.1 明确预期结果

在教学之旅启程前,教师需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学情以及所选定的整本书,精准锚定预期学习结果。这一结果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起全面立体的教学目标体系。以《骆驼祥子》教学为例,知识与技能维度,期望学生能精准梳理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历程,深度剖析主要人物性格;过程与方法维度,鼓励学生借助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掌握小说阅读的核心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引导学生深切体会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从而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2.2.2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为精准判断学生是否达成预期学习结果,教师需精心设计多元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应全面覆盖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除传统考试、测验外,课堂表现观察、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估、阅读笔记检查、读书报告撰写等多元化形式应有机融入。如在《海底两万里》阅读中,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课堂上对海洋知识讨论的热情与发言质量,检查学生记录海洋生物的阅读笔记,以及评价学生撰写的科幻与现实联系的读书报告,全方位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2.2.3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基于预期结果与评估证据,教师要匠心独运,设计丰富多元、极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与教学活动。活动设计应充分考量学生兴趣与需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主题辩论等形式均可巧妙运用。在《水浒传》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梁山好汉,演绎经典情节,让学生沉浸式理解人物性格与行为动机;开展项目式学习,以 “为《水浒传》设计主题展览” 为任务,促使学生深入挖掘小说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三、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3.1 阅读目标功利化

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阅读目标功利化现象犹如阴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部分教师在确定阅读目标时,过度聚焦考试成绩,将整本书阅读教学异化为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训练。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往往重点强调学生对保尔·柯察金事迹与品质的背诵,而忽视引导学生从保尔成长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培养坚韧意志与积极人生态度。这种功利化目标设定,使整本书阅读教学丧失了其本应具备的丰富内涵与育人价值,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3.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成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发展的绊脚石。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整本书内容梗概、人物分析、主题思想等,学生则忙于记录笔记,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简·爱》阅读教学中,若教师只是一味讲解简·爱的性格与爱情观,不让学生亲身阅读文本感受其内心世界与人格魅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将浮于表面,难以触及作品精髓,阅读兴趣与独立思考能力也将逐渐被消磨。

3.3 阅读评价片面

阅读评价的片面性是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主要依赖考试成绩与读书笔记检查。考试内容多侧重于书本知识记忆考查,无法全面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发展水平。读书笔记评价也多注重形式,如字数、书写等,对学生在笔记中展现的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深度、思考角度等关注不足。

四、基于 UbD 理论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4.1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阅读目标

4.1.1 分析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行动指南,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深度研读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提升阅读理解、分析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对于初中阶段文学名著阅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形成自身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情境和形象表达个人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师要深刻领会这些要求,将其作为确定阅读目标的重要依据。

4.1.2 结合书籍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

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教师要紧密结合所选定整本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阅读目标。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鉴于本书丰富的冒险情节与深刻的生存主题,结合初中生好奇心旺盛、渴望探索世界的特点,教师可确定如下阅读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能准确概括鲁滨逊荒岛生存经历,分析其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绘制荒岛生活轨迹图、撰写生存日记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提取与文字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与创新意识,树立积极乐观生活态度与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五、结语

将 UbD 理论引入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次大胆且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探索。通过明确预期结果、确定合适评估证据以及设计丰富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水平,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肥沃土壤。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策略,以更好地发挥 UbD 理论的优势,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理解为先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三位一体 [J]. 课程·教

材·教法,2023 (02): 51-56.

[4] 吴欣歆。整本书阅读的本质与教学策略 [J]. 中学语文教学,

2024 (01): 12-16.

[5] 余映潮。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 [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25.

[6] 周子房。追求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J]. 全球

教育展望,2024 (05): 78-89.

[7] 陈晓波. UbD 视角下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J]. 语

文建设,2025.

本文系 2023 年度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重点课题“基于 UbD 理论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3JY15-L220)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