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犯罪现场重建案件信息在心理测试中的应用

作者

叶豪杰

天台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317200

前言:

在犯罪侦查工作中,若想顺利突破案件,需要刑侦人员能够精准把握案件本质,并正确识别犯罪嫌疑人。作为案件信息的第一载体,犯罪现场往往是刑侦人员了解案件的主渠道。而通过还原重建犯罪现场,有助于刑侦人员推导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作案手法以及嫌疑人的特征。此外,在案件侦破中,心理测试也是一类重要的辅助性手段。然而,在心理测试中是否能够深度挖掘精准运用案件信息,成为影响测试结果精准性的关键指标。

一、全面了解案情,甄别案件性质

通常情况下,诱发刑事案件的原因以及案件本身的性质特点各不相同,在获得案件相关材料后,心理测试人员需要与侦查人员共同合作,对案件加以进一步的解读,充分了解案情以及现场的勘查情况、重建情况,要事无巨细的了解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各类证据,以判断其活动规律,合理推导嫌疑人的作案顺序以及各类犯罪动作的形成状态[1]。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专业化视角进行剖析判断,根据案件信息的细致变化,合理拟定测试题目,以更加精准地甄别案件性质,辅助顺利侦破案件。

例如,在某起财物丢失案件侦破中,通过现场重建,发现两种看似矛盾的迹象。一方面,现场并没有被强行闯入大范围破坏;另一方面,丢失财物的区域有明显被翻动寻找过的痕迹。而通过对现场重建案件信息的剖析,心理测试人员便可以判断,嫌疑人的作案动作比较从容,对于财物所处位置比较熟悉。如此一来在心理测试中,其便可以将重点集中在是否认识被害人、是否预先了解过现场环境等方面,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提供明确指向。

二、推进现场分析,推理作案过程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分析工作中,心理测试人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案件侦查进程稳步推进的关键保障。尤其是在犯罪现场重建之后,心理测试人员需要参与现场的分析工作,基于分析结果辅助侦查人员提高案件判断的准确性以及嫌疑人刻画的合理性。此外,通过现场分析,侦查人员也可更有依据地界定侦查方向,锁定侦查范围,合理配备侦查力量,选择侦查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心理测试人员要着重参考犯罪现场重建过程中集成的各类案件信息,以针对性对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反向推进现场分析工作,并合理检测前期的分析结果,避免侦查中出现工作失误,提升侦查效率。

例如,在故意伤人案件侦查中,通过犯罪现场重建,侦查人员发现嫌疑人的作案凶器是一把水果刀,且其在作案后有主动清理现场的行为。通过这些信息,心理测试人员便可将重点集中在对凶器的熟悉程度、清理现场的过程动机等方面,进一步推断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以支持案件顺利侦破。

三、分析犯罪心理,界定案件类型

基于犯罪现场重建总结归纳案件信息,有助于总结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痕迹。这些犯罪心理痕迹是嫌疑人作案过程中心理活动状态的直接显现,可以辅助心理测试人员生动了解犯罪嫌疑人在案前案中案后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进一步判断其犯罪动机[2]。此外,通过犯罪现场重建,心理测试人员还可以明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过程及具体行为,合理划定案件侦破方向范围。

例如,在盗窃类案件中,通过现场重建,侦查人员可以了解到两类比较常见的案件信息。一是嫌疑人会有针对性地选择盗窃对象、作案手法熟练、现场痕迹较少;二是嫌疑人的作案行为比较仓促,对于盗窃对象的选择并无规律,现场翻动痕迹较多。针对这两类不同的信息,心理测试人员便可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前者,可着重关注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盗窃前科、是否对盗窃行为有过筹谋策划;而对于后者,可着重关注犯罪嫌疑人是否因突发情况临时起意,是否在作案时心理状态不稳定,以此明确案件的类型,以辅助侦查人员采取合适的侦查策略。

四、综合现场勘察,科学拟定题目

在正式进行心理测试之前,测试人员需要科学分析现场重建以及现场勘查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类信息,合理挖掘并判断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特征,针对性拟定测试题目。而测试工作结束后,侦查人员需要综合分析测试结果,有目的、有秩序、有重点地梳理案件流程,确保对案件达到熟悉吃透的状态 [3]。在拟定心理测试题目的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将重点集中在现场勘查以及现场重建两方面,要着重把握案件的关键因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过程。根据这些因素,适当在题目中提及作案人的性别、方式、作案的时间、人数、作案工具方法以及过程等等,尽量全面准确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试。测试期间可适当整合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如准绳问题测试法或隐蔽信息测试法,以此为案件的破获提供坚实保障。

五、维持客观态度,注重测后审讯

心理测试工作结束后,心理测试人员与侦查人员需要有效整合心理测试的各类数据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案件信息,对比两者是否存在明显出入,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说谎情况。在此过程中需充分贯彻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原则理念,先利用智能化工具进行测试图谱分析,合理拆解准绳问题与相关问题间的图谱关系,在此基础上全面研究分析结果,作出公正客观的结论。此外,侦查人员还需做好测后的审讯工作。往往经过心理测试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开始出现波动,此时适当地对其进行心理施压以及现场审讯,有助于案件的顺利侦破,切实提高案件处理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心理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刑侦人员提供准确全面的犯罪现场重建信息,以整合物证细节、行为逻辑、心理痕迹的方式,辅助界定案件性质,科学拟定测试题目,进一步提高对涉案人员心理活动的识别效能。在未来发展中,刑侦人员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挖掘能力及测试技术应用水准,需着重关注案件信息与心理测试之间的融合,推动两者协同创新,以实现司法公正,促进案件顺利侦破。

参考文献:

[1] 魏陈陈 . 犯罪心理画像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19(02):85- 90.

[2] 马磊 . 论犯罪现场重建对刑事审判认定事实的意义 [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2,34(05):79- 86.

[3] 韦水忠 , 韦文炫 . 根据命案现场综合信息研判进行现场重建、刻画嫌疑人 [J]. 科技展望 ,2022,26(3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