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线精品课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在临床应用的研究
刘小芳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61
一、引言
处于数字化时代大趋势下的教育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凭借自身独特优势的在线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作为培育应用型护理人才重要领域的高职护理教育,积极引入在线精品课程以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作为高职护理专业至关重要人文课程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对于塑造护理人员专业形象、提升其沟通能力、改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意义重大,以在线精品课程为导向开展此课程教学,给教学资源整合及教学方法革新带来新契机,深入探究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对提升护理教育质量与临床护理水平意义极为重大。
二、在线精品课导向下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特点
2.1 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
通过生动且直观的形式,展示护理礼仪规范的教学视频,从护士标准的站立姿势、就座姿势到微笑服务的细致之处,皆进行清晰演示。借助真实案例展开分析的人际沟通技巧,对不同场景下的沟通策略予以深入解读,利用动画模拟搭建出逼真护患沟通场景,让学生仿若身处其中感受沟通氛围的同时,紧跟学科前沿动态涵盖最新护理礼仪研究成果、人际沟通理论新发展的丰富文献资料,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并为其提供多个思考问题角度。
2.2 灵活自主的学习模式
能够依据自身学习进度以及时间安排,随时登录课程平台展开学习的学生,借助恰似贴心学习帮手的在线课程暂停、回放功能便于反复研究重点和难点知识,准确掌握学习节奏。将在线讨论区域作为思想交流碰撞平台,尽情表达分享学习体会的同时,依靠能确保所产生疑问及时获得教师和同学回应的答疑板块,实现互动式学习增强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2.3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精心挖掘思政方面内涵的课程团队把护理职业精神、人文关怀理念自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讲述如疫情期间不顾危险逆行,以无私奉献诠释护理使命的优秀护理工作者令人感动事迹,激发学生敬业和奉献精神。在护理礼仪教学过程里引导学生领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价值观念从日常护理行为细微之处,践行人文关怀达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同步前行效果。
三、课程教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3.1 提升护患沟通效果
3.1.1 改善沟通态度
通过在线课程对护理礼仪规范的学习,学生们临床沟通时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得体且专业的仪表仪态如干净整洁的护士服、优雅的行为举止可传达出专业自信。以温和语言、礼貌用语及耐心倾听的态度,能让患者体会到被尊重与关怀从而切实缩短护患距离,尤其面对老年患者时,学生们通过使用尊称、放慢说话语速并耐心陪伴,营造出温馨氛围使患者更愿诉说病情和需求。
3.1.2 增强沟通技巧
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让学生掌握了实用沟通技巧,在收集病情信息时能够专注捕捉关键信息,同时感知患者情绪并给予真诚回应,在解释治疗方案时可用通俗易懂语言清晰表达,再搭配肢体语言提高患者理解程度与依从性。在和术后患者沟通康复相关事项时借助比喻,以及图片展示方式帮助患者轻松理解并积极配合。
3.2 增强护理职业素养
3.2.1 塑造专业形象
在线课程详细讲解护士的仪表、仪态以及服饰规范使得学生深入认识到专业形象的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学生们严格遵照这些规范做到穿着干净整齐、护士帽佩戴端正、举止优雅稳重展现出良好精神面貌进而赢得患者信任,在手术室等特殊科室更是严格遵守着装要求,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严谨性与专业性。
3.2.2 培养职业精神
课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学生们深刻领会护理工作使命培育出敬业奉献、关爱患者的职业精神。面对临床工作中的压力和复杂病情能够,以积极态度应对并始终将患者需求摆在首位。比如在传染病区,学生们克服内心恐惧悉心照顾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职业精神。
3.3 助力临床实践工作开展
3.3.1 减少护患纠纷
好的沟通和职业素养凭借学生们以同理心把握患者心理、及时处理问题并满足诉求,以及耐心解释消除患者对操作流程疑问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避免因沟通或服务方面问题引发矛盾,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
3.3.2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高效的沟通协助护理人员迅速获取信息,支持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增强工作针对性,且和谐的护患关系,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如在儿科病房良好沟通有助于顺利完成护理操作,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4.1 优化课程内容,紧密对接临床
课程团队通过加大与临床一线合作力度,构建常态化信息收集机制,定期收集临床案例及相关反馈,依据实际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增添新兴护理技术、针对特殊患者群体的护理礼仪,与沟通等实用性强的内容。以优化课程内容紧密对接临床,为学生供应切实可用的知识。
4.2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利用 VR、AR 等技术搭建虚拟临床实践平台,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升学生沟通技巧,及应急处理能力水平。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实习医院合作,适当增加实习时间长度并配备专业性强的带教教师,强化对学生实习过程指导与监督,全方位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以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4.3 完善评估体系,全面评价学生
构建多样化评估体系突破单一理论考核固有模式,将临床实习表现纳入评价范畴从多个不同维度综合评估,并且增加护患沟通案例分析考核环节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全面性评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培养出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玉婷 , 陈斐 , 刘月 . 教学资源库建设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为例 [J/OL].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5)[2023-05-01].
[2] 曹冰 , 林静 . 基于岗位需求调查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标准制定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07):253-256.
[3] 侯婷婷 , 胡蝶 . 混合式课堂教学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03):154-156.
[4] 董海艳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在线课程设计的实践 [J]. 才智 ,2019,(31):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