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前后,慢性肾病患者护理要点全解析
王琳
三台县人民医院 621100
慢性肾病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前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透析前应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体重、皮肤状况,确保透析顺利进行,在透析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抽搐等不适反应;在透析后,人们应注意防止低血压和出血,监测电解质变化,协助患者休息,并指导合理饮食,长期护理需关注贫血、钙磷代谢异常,教育患者规律透析、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系统护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透析前后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透析前的护理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透析过程中的观察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透析后的护理则有助于监测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全过程护理不仅提升了透析疗效,还增强了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一、评估生命体征
评估生命体征是慢性肾病患者透析前后的重要护理环节,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这些指标能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身体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透析前,尤其需要监测血压情况,过高、过低的血压都影响透析的安全性,例如,如果血压过低,患者会感到头晕、乏力,甚至出现晕厥;在透析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需持续观察,透析会导致体液、电解质平衡发生变化,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异常等情况,护士会定期测量血压,确保患者没有出现过度的身体负担。一旦发现异常,如血压突然下降、心跳加快等,医护人员会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患者安全;在透析结束后,仍需评估生命体征,以判断身体恢复情况,此时体液已被部分移除,血压可能降低,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头晕、乏力等症状,同时也要监测是否有发热等感染征兆,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调整饮食、休息,从而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二、检查血管通路
检查血管通路是慢性肾病患者透析前非常关键的一步,透析需要通过一条“通道”将血液从身体中引出,再输回体内,这条通道通常是“动静脉内瘘,每次透析前,护士都会仔细检查这条通路是否畅通,比如摸是否有“震颤”、听是否有“杂音”,这代表血流是否正常,如果通路堵塞,透析就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危及患者健康,透析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通路的使用情况,连接透析机的针头插入通路后,要确保固定牢靠,防止移位。医护人员会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出血,并及时处理,通路一旦出现问题,比如血流速度变慢,可能会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引发并发症,因此通路的保护非常重要;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再次检查通路情况,拔针后会进行按压止血,观察有无出血不止,患者回家后也应注意保护通路那只手,避免提重物、测血压,以免造成损伤,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持通畅、干净、安全,才能确保每次透析顺利进行,帮助患者维持身体健康。
三、监测血压变化
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高血压是常见的并发症,而透析过程又会引起体内水分的快速变化,容易导致血压忽高忽低,透析前,医护人员会先测量患者的血压,判断是否适合立即透析;如果血压太高,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如果太低,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倒的情况;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更要密切监测,因为透析机会从体内去除多余的水分,如果速度太快,容易引起血压下降。护士会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并观察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低血压症状,一旦发现异常,会调整透析速度,必要时暂停治疗,确保患者安全;透析结束后,血压仍需继续观察一段时间,有些患者透析后仍会出现低血压反应,表现为乏力、站不起来,严重者甚至晕倒,因此,在透析后测量血压,并指导患者慢慢起身、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四、观察不适症状
观察不适症状是透析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透析过程中,慢性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体内水分、电解质、毒素的迅速变化,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抽筋、乏力,甚至胸闷;在透析前,护理人员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前一天是否有腹泻、呕吐、睡眠不好,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透析进行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护士会观察患者面色是否苍白、出汗是否异常,询问是否感觉心慌、头晕,有些患者因血压波动,会突然感到不适,严重时引发低血压。如果患者能及时表达感受,医护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处理,比如调整透析速度、补液、暂停治疗,从而保障治疗安全,透析结束后,仍要留意身体反应,一些不适症状可能在透析后才出现,比如体力不支、四肢无力、头晕站不稳,护士会对患者进行简单观察,并指导其休息片刻,慢慢起身,避免突然活动;回家后,家属也应关注患者精神状态,若发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配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让患者安全、舒适地完成每一次透析。
五、监测出血情况
监测出血情况是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将两根粗针插入血管通路(如动静脉内瘘),用于连接透析机,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出血风险;透析前,护士会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渗血等异常,如果发现局部皮肤有伤口,会及时处理,避免因穿刺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在透析过程中,护士会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血,特别是在患者身体移动、咳嗽、打喷嚏时,针头可能会轻微移位,引发出血现象,因此针头固定必须牢靠,连接管道也要安全无漏。护士会定期查看透析机报警是否提示异常,并观察患者的衣服、床单是否被血液污染,一旦出现出血征象,会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透析结束后,按压止血是关键步骤,护士会使用消毒纱布按压穿刺口,通常需要压10 至15 分钟,直到完全止血为止;此后,监测出血还会贴上干净敷料,提醒患者保持干燥、避免用力,如果回家后发现出血不止、穿刺口红肿,患者应立即就医,医护人员需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观察是否有再次出血,是家属在家中护理中的重点,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透析是慢性肾病患者维持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而科学、细致的护理是保障透析安全的关键,透析前的评估准备、透析过程中的观察应对、以及透析后的监测指导,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对生命体征、血管通路、血压变化、出血情况及不适症状的全面关注,不仅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本人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必要技能,从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医护人员、患者、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透析治疗更加安全、顺利,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长期治疗,提升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拥抱更加稳定的生活。
姓名:王琳 性别:女 籍贯:四川三台 学历: 本科 民族: 汉出生年月:1992.02 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 : 慢性肾病的相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