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
程利
重庆益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铜梁鼎瑞分公司 402560
一、引言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重构了企业的运营逻辑与文化生态。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共识,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坐标。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响应国家战略的政治使命,更是增强内部凝聚力、提升社会责任感、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特征与挑战
2.1 数字技术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的组织壁垒,推动企业文化向扁平化转型。例如,字节跳动通过“飞书”平台实现全公司信息实时共享,基层员工可直接参与项目讨论,决策链条从“金字塔式”转向“网络式”,这种结构赋予员工更多话语权,激发了创新活力。透明化成为数字时代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企业通过 ERP 系统、OA 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将财务数据、绩效评估、战略规划等信息向员工开放,如海尔推行的“人单合一”模式,让员工清晰了解自身贡献与企业目标的关联,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成本。全球化运营要求企业文化具备包容性。华为在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面对多元文化冲突,其“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通过本地化改造,既保留核心内涵,又吸纳当地商业伦理,形成了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文化体系。
2.2 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政策层面,《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核心价值观进企业”,企业需将价值观建设纳入战略规划。例如,央企通过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将“爱国”“敬业”等理念嵌入生产经营各环节,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社会责任感驱动企业必须强化价值观引领。三鹿奶粉事件表明,缺乏诚信价值观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反之,阿里巴巴通过“蚂蚁森林”项目将“绿色”理念转化为用户参与的公益行动,既提升品牌形象,又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Z 世代员工(1995-2010 年出生)占比已超 30 % ,他们更注重工作的意义感。腾讯调研显示,90 后员工中 6 8 % 认为“企业价值观与个人理念契合”是择业关键因素。小米通过“米粉社区”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将“用户至上”价值观转化为员工与用户的共创实践,增强了年轻员工的认同感。
2.3 当前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形式化问题突出表现为“口号与行动脱节”。某制造业企业虽在官网列出“创新”价值观,但研发投入占比不足 1 % ,员工绩效考核仍以产量为核心指标,导致价值观沦为宣传标语。代际差异加剧价值观传递难度。年长员工更认同“集体主义”,而 95 后员工追求“个性化表达”。如一互联网企业在推行“团队合作”价值观时,老员工习惯线下会议决策,年轻员工偏好线上匿名投票,两种沟通方式的冲突反映了价值观践行方式的代际鸿沟。技术冲击可能导致价值观缺位。算法推荐虽提升效率,但某资讯平台因过度追求流量,推送低俗内容,违背“文明”“和谐”价值观,引发社会争议。这表明技术应用需以价值观为底层逻辑,避免“唯技术论”的陷阱。
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
3.1 数字化传播手段
新媒体成为价值观传播的“轻骑兵”。故宫博物院通过抖音账号发布“文物修复师”系列短视频,将“敬业”“创新”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传播,单条视频点赞量超百万,吸引年轻员工关注文物保护事业。企业可借鉴此类模式,通过 V l o g 记录员工践行价值观的日常场景,增强传播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虚拟社区构建价值观讨论的“数字广场”。华为“心声社区”允许员工匿名讨论公司政策、价值观争议等话题,管理层定期回应热点问题,形成“开放 - 反馈 - 改进”的闭环。这种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打破了层级壁垒,让价值观在碰撞中凝聚共识。互动平台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参与度。美团推出“价值观积分系统”,员工完成公益活动、提出创新方案等行为可积累积分,兑换培训机会或社会责任项目参与资格。数据显示,系统上线后员工价值观相关行为提交量增长 4 7 % ,形成“行为- 反馈- 强化”的正向循环。
3.2 价值观驱动的管理实践
数字化绩效评估将价值观“可量化”。海尔建立“二维点阵”考核体系,一维评估业绩指标,另一维评估“用户价值创造”“生态共赢”等价值观指标,两者权重各占 5 0 % 。2022 年某事业部因过度追求销售额忽视用户体验,价值观考核得分低于 60 分,团队负责人被降级,彰显价值观的“硬约束”作用。伦理化算法设计确保技术向善。腾讯
在开发医疗影像识别算法时,建立“伦理审查委员会”,对算法的公平性(避免地域歧视)、隐私保护(数据匿名化处理)等进行评估。其“觅影”系统在服务基层医院时,优先覆盖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将“公正”价值观嵌入技术应用场景。
3.3 员工参与与共创机制
开放式讨论激发基层智慧。字节跳动每周举办“价值观咖啡会”,随机抽取不同部门员工与高管面对面交流,曾有员工提出“加班文化与‘健康’价值观冲突”,推动公司优化考勤制度,将“强制加班”改为“弹性工时”,该案例被写入《字节跳动价值观实践手册》,成为文化迭代的典型样本。价值观工作坊促进深度共识。阿里巴巴新员工入职时需参加 “百年阿里”培训,通过“六脉神剑”(核心价值观)情景模拟、老员工故事分享等环节,让新人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价值观内涵。
四、典型案例分析:以华为为例
华为将“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融入数字化实践,构建“铁三角”(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服务模式,通过 CRM 系统实时同步客户需求,确保研发、生产、售后各环节围绕客户价值展开。在核心价值观驱动下,华为 2022 年客户满意度达 89 分(满分 100 分),较 2018 年提升 15 分。在员工参与方面,华为设立“蓝军部门”,鼓励员工对公司战略提出批判性意见,曾有基层员工通过内部论坛质疑 5 6 技术路线,引发高层重新评估技术方案,避免了潜在风险。这种“允许挑战权威”的文化,将“创新”“平等”价值观转化为组织活力。面对美国制裁,华为以“爱国”价值观凝聚团队,海思“备胎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研发团队自愿放弃休假,加班加点突破技术封锁,最终实现 1 4 n m 芯片自主生产,彰显了价值观在危机中的凝聚力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数字经济时代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需把握“技术赋能”与“人文引领”平衡,通过数字化传播提升认知、价值观驱动管理强化执行、员工参与共创深化认同,形成闭环推动理念落地。对企业,建议建“价值观数字化中台”、设创新基金;政策层面,将价值观建设纳入评选标准、制定数字伦理公约。未来可探讨生成式 A I 在价值观传播中的应用及平台型企业价值观治理等方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新维度。
参考文献:
[1] 张倩囡 . 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化工企业管理的多维路径 [J]. 热固性树脂 ,2025,40(02):91.
[2] 常雅博 . 种业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及认同感的提升策略研究 [J]. 分子植物育种 ,2025,23(07):2422-2427.
[3] 胡守柏 . 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J]. 投资与创业 ,2025,36(07):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