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

作者

叶维颖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郑重强调,高校赖以立身的关键是立德树人,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时期,2020这个年份,教育部颁行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厘清,必须在所有高校、各类学科专业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医学院校身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核心阵地,担起“立德树人”跟“培养合格良医”的双重任务,医学具备科学、人文和社会这三方面属性,其“人学”属性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把人文素养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医学人文修养课程思政实践此刻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融合深度欠缺、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系统确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对于优化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及价值引导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落实“三全育人”核心理念,全员育人要求每位教师树立思政理念,把思政元素掺进教学;全过程育人贯穿医学生从踏入校园入学,再到继续教育的全阶段;全方位育人把课堂、实践、文化等多维度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医学与人文类教育融合。在价值引导的范畴里,以“政治信仰、职业精神、人生规划”为聚焦点,采用融入爱国、安全等元素的办法筑牢政治信仰,用科学跟奉献精神培育职业素养,按照理想信念引导自身人生规划,着力培养既有人文情怀又有专业能力的“德医双修”医学人才。

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体系构建

(一)教学队伍建设:增强课程思政的能力水平

在助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方面,其一为强化理论素养,运用“专题讲座导学、党建业务结合自学、教研室交流互学”的三位一体模式,邀请专家剖析政策理论要点,教师自行学习后在教研室交流心得,以此增进理论水平,二是增进实践本领,搭建“学习—设计—实践—反思”的闭环培养体系,组织示范课的观摩、开展教学设计大比拼,完成教学实践后,借助沙龙开展反思总结,改进教学举措,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把项目研究与示范课建设当作着力点,实施教改项目的申报,靠科研带动创新,推进示范课建设,打造示范教学范例,带领教师增进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设计:切实坚持医文融合与立德树人

教学目标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照医文融合理念,推动人文教育、通识教育跟医学专业教育深度整合,具体包括:采用语言知识教学(如《大学语文》《医学生文化修养》等课程)方式,增强医学生语言交流水平;跟着思政目标引领,造就医学生民族文化理念、医学人文理念和职业素养,厚培家国情怀、彰显大医精诚精神、蕴育科学精神力量,最终辅佐医学生成为怀有中国情怀、能传播中国经验的卓越医学人才。

(三)教学内容优化:查找思政元素与搭建模块架构

就教学内容优化而言,采用“一贯制”模块的设计举措,依照教学阶段划分医学人文课程模块,各模块按专业需求嵌入思政元素,保障课程思政能长期见成效,依托“星火法”实现元素的融入,把思政理论拆解开为医学领域的具体案例,诸如民族创新的事例、抗疫事迹,跟知识结合达成“润物细无声”育人,采用分层递进方式制定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低年级把重点放在个人道德和职业认知上,高年级强调行业以及社会责任,快毕业时强化国家使命与职业价值认知,驱动思政教育从浅入深、层层拓展。

(四)教学方式创新:实施 “三课堂” 联动育人举措

就教学方式创新而言,采用“三课堂”联动办法推进课程思政,第一课堂加快教学改革深化步伐,对教学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途径,于“医患沟通”教学时,结合医疗纠纷案例培育学生责任与沟通能力;第二课堂增添实践活动项目,举办有关医学人文的讲座、社区义诊之类活动,加强学生服务意识以及职业认同感;第三课堂延伸继续教育范畴,与医院合作开展诸如岗前培训等项目,把思政教育延伸到职场范围,实现医学人文教育各阶段覆盖。

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管理与评价体系

构建完备的课程思政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跟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职责,把课程思政添加到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积极介入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多元化考评机制,从知识、能力、素养这三个维度考查学生,突出过程性评价跟终结性评价相配套,全面考核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二)加强教材与平台建设

组织实施融合思政元素的医学人文教材编写,择取具备时代特性、典

型性的案例及素材,充实教材的内容,搭建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平台,归集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为教师供给优质教学案例、课件、视频等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思政知识的情形。

(三)强化校院合作与社会参与

增进医学院校与医院的协作,构建“双师型”教学团体,邀请医院管理人士、临床医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跟实践,把临床一线的思政教育素材引入课堂,主动获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跟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合作实施医学人文教育活动,开辟课程思政育人途径。

结论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行动,对培养“德医双修”医学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由构建“教学队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四位一体的落实路径,添加上制度、资源、协同等保障机制,可切实增强医学人文教育跟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促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医学院校得持续强化课程思政改革力度,紧贴时代要求,逐步改良育人模式,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培养更多饱含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优质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后盾。

参考文献

[1] 王金容, 廖承成, 杨恩品, 等.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22(4):200-202.

[2] 胡正娟, 宋曼璐, 王婷, 等.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J]. 医学教育管理 ,2023,9(5):545-549.

[3] 张秋雁 , 李妍 , 段亚楠 , 等 . 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16(23):189-193.

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名称: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编号 2022jyxm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