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作者

刘学庆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陕西延安 717400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外放表现形式。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也使得民族音乐的艺术感得到深化,我国民族音乐是一种艺术瑰宝,但就是这种魅力极大的艺术作品,却在时代的不断转换中,使之能欣赏的人越来越少,导致我国民族音乐的知名度越来越低。同时,这也使得民族音乐在传承与发展方面被相关人士重视起来。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智商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在正确地进行教育后能够正确的合理的对艺术进行欣赏。并且,在小学教师的指引中,可以充分对民族音乐这种艺术瑰宝充满欣赏兴趣,从而在民族音乐的欣赏学习中充分的发展与传承了民族音乐。

一、现阶段小学音乐的现状

1. 小学中缺少音乐的活动展开

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活动的展开,这对学生在艺术与民族音乐的理解能力只能停留在只是表层。因此,民族音乐在小学中无法科学有效的培养出欣赏能力,从而无法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工作。此外,现阶段我国音乐界在经历时代的不停更替,使得现代流行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在我国飞速的推动,使得现如今的小学生更加崇拜现代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甚至有盲目地追星行为,这就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办法在小学中无法开展有效的活动并且无法正常的使民族音乐教学合理的开展。

2. 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必须提高

小学音乐教师因为不是正规的民族音乐专业毕业,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还是接受现代音乐教学较多一些,这也使得小学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活动中因音乐素养的因素无法有效的开展民族音乐的活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这也是民族音乐无法有效的被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民族音乐教育不全面

现阶段,我国在小学音乐教育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只有对学生的培养程度的要求,这也使得教师与学校对小学音乐课的发展并不重视,这也导致民族音乐无法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有效地教育。并且,现阶段我国民族音乐的教学是对民族音乐中的歌曲与舞蹈进行有效的教学,致使学生能唱也能跳。但是,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时,往往会考虑学生的年纪等因素使得学生还是和之前的教育一样,只是使学生在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停留在表层,使得在这种片面式的教学无法进一步向下挖掘。如,小学音乐课堂中,小学音乐教师因考虑的因素太多,使得只能采用片面式的教学模式,这也使得学生无法接受正确的民族音乐的欣赏教学,这也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中的有效展开的措施

1. 提高对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视度

当前人们的喜好依旧偏向于西方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正在遭受严峻的考验。想要实现中国梦就不能缺少民族音乐这一环,所以,需要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在音乐教材中所处的深远含义。因为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配合,所以当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关注民族音乐时,音乐教学才能不断发展蜕变,学生才会真正从内心喜欢民族音乐,用更多的时间去练习。

2. 利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活动,是一种极为容易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的应用。赏析就是指欣赏与分析,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正确引导审美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民族音乐活动,在小学阶段可以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工作。如,在民族音乐的课堂中,学生先对其充分的欣赏,通过欣赏发表自己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这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力,也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审美观念提供了条件。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拍学生分段演唱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民族音乐在歌曲上的教学,这样就使得在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对学生的发音、断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对民族音乐演唱的过程充分的喜欢民族音乐,更好的提供了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承的条件。在欣赏完音乐后,教师可以充分对音乐中的民族舞蹈进行分段教学,并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更好地利用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利用舞蹈教学的方式中,学生通过对舞蹈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

3. 丰富教学过程

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工作中,称小学音乐之类的艺术教学为小课,这也表现出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对美术、音乐等不重要的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进行教学是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当前的现状了,只有对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现阶段在我国推行的政策中,可以利用民族音乐这种艺术教学进行对教学课程的补充。更好的补充了小学音乐课堂,也创造了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的机会。

4. 将民族音乐、学生校园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只依靠课堂,要更多的配合校园生活。若是局限在课堂范围内的话,会严重影响民族音乐的发展,比如将课堂铃声换成民族音乐的片段,这样不仅能达到上下课提示的作用,还能有效加深学生来自民族音乐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改的环境下,一定要加强小学教育中关于民族音乐这一环,一方面能够唤起学生血液中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延续和创新发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再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多样的教学设施,培养学生对民族以及民族音乐的热爱,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得民族特色文化不断优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萍湖 .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J]. 学周刊 ,2019(01):137-138.

[2] 侯瑞霞 . 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J]. 黄河之声 ,2018(05):74.

[3] 于乐洋 .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J]. 赤子 ( 上中旬 ),2015(17):309.

[4] 周 芳 . 小 学 音 乐 教 育 中 的 民 族 音 乐 传 承 与 发 展 [J]. 艺海 ,2012(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