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

张新明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东城中学 628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学习所必备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探究式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为探究式课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平台。因此,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人教版教材的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构建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探究式课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探究式课堂则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构建策略

(一)精准设定教学目标,融入核心素养要素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构建探究式课堂时,教师应根据人教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并将数学核心素养要素融入其中。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这一内容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函数的三要素等知识目标外,还应设定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目标,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本质特征,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同时,设定逻辑推理素养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推理出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巧妙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是探究式课堂的重要环节,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创设与生活实际、数学史、其他学科等相关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 1 个格子里放 1 颗麦粒,第 2 个格子里放 2 颗麦粒,第 3 个格子里放 4 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的 2 倍,直到第 64 个格子。”然后让学生计算一下,国王是否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 [1]。这个情境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等比数列的学习中。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探究方向

在探究式课堂中,问题堪称核心要素,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有力培育其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设计问题时,需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确保问题具备启发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可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实例,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位置关系种类,此问题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运用数学思维的意识。接着,询问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促使学生思考多种途径。然后,给出圆的半径为 r、圆心到直线距离为 d 的条件,让学生探究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和 d、r 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最后,要求学生依据上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2]。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同阶梯一般,助力学生逐步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全面提升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探究式课堂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教师要明确小组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中的空间向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任务。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小组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

(五)多元化评价反馈,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评价反馈是探究式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元化评价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反馈时,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教师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同时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 [3]。例如,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探究态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结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教师应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巧妙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并采用多元化评价反馈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探究式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立云 .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 2025, (19): 3-5.

[2] 张美娟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 2025, (05): 55-58.

[3] 薛小君 .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J].吉林教育 , 2025, (15):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