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探究
丁照会
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引言
在传统的施工监理模式下,存在管理粗放、执行不到位、监管漏洞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日益增长的精细化需求。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入,为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操作、精确控制、细致核算、深入分析和精准规划,能够有效提升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1 精细化管理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注重的就是在管理各方面的过程中要做到精细化,最终能够有效利用资源,提升利用效率,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减少成本,这样可以提升运作效益,可以看到,这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对该模式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的水平。和以往的粗放式管理相比较,精细化管理在形式上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要更高,能够对企业未来有长时间的清楚的规范,且以规范的标准为基础开展精确的核算,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看到,精细化管理就是摒弃不清楚的要求,采取正确的量化标准实施管理,有效提升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让管理更加有效,为考核提供便利,会让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1)完善监理规划与细则。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图纸、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监理规划应明确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内容、方法与措施等,为监理工作提供总体指导。监理实施细则则针对工程的具体施工环节,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理工作流程与方法,细化监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使监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文件。监理单位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施工部署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措施是否有效,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善等。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方案,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改完善。(3)加强施工人员与设备管理。监理单位应协助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人员资质进行审查,确保施工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与工作经验。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同时,对施工单位投入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型号、数量、性能、运行状况等,确保施工设备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督促施工单位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2 施工中期监理的精细化管理
(1)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细致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防水工程等,实行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建立质量问题台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整改情况,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严格施工进度管理:根据施工合同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监理单位应协助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并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影响进度的问题,如设计变更、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人员不足等。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偏差的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赶工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同时,建立进度预警机制,当进度偏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采取相应措施。(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监理单位要将施工安全管理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用电、高处作业、机械设备使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部位,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并向建设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2.3 打造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
为保证住宅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质量水平,在质量监督环节中要落实全过程全要素管控办法,从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到事后控制,维持综合化管理效果。(1)事前控制。需要联合施工部门、设计部门以及监理部门共同完成技术交底,并借助BIM 等技术手段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利用专家论证以及供应链预控等手段提高准备工作的整体水平。(2)过程控制。确保可视化验收环节、质量风险动态评估环节等都能密切衔接,实现工程项目全要素覆盖化的精细化管控,并配合联席会议及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3)事后管理。设置电子质量档案,并在交付后配合无人机巡检等手段,更好地提高可追溯闭环管理水平,共同维系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作业的效益。
2.4 注重管理人员的培养
第一,应该有目的地培养管理人员,让其掌握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负责好现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二,注重人才储备,这样在任务较重时,能够随意调遣人员到施工现场,随时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企业要积极地组织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提升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其符合岗位工作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调整人员的薪资待遇,减少人员流动性。为了促进队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企业可以聘用有关专业的毕业生,为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运用专业人才,让其负责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出其优势,同时加强其实操能力培养,确保人才在工作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在施工前期、中期和竣工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的管理粗放、流程不规范、沟通协调不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升监理行业形象。然而,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全面有效应用,还需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沟通,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相信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桦 .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要点探讨[J]. 广东建材 ,2023,39(12):158-160.
[2] 周兴明 . 建筑工程监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应用 [J]. 大众标准化 ,2023(14):102-104.
[3] 崔晓铭 .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2023,21(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