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高中体育教学探究
胡可立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 313018
在高中阶段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占据一席之地,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在学生身体素养提升、思想观念形成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以往体育课程中,教师局限于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述、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无法及时觉察学生状态的起伏,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积极调整课堂教学方向,应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创新,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呵护和指导,帮助学生摆脱消极情绪的干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一、创设教学情境,树立正确认识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养预设教学方案,应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创新,紧扣课程内容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在情境体验中正确认识情绪,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为后续情绪调节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初始阶段播放“美国教练情绪失控赛场发飙”的新闻视频,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导出情绪这一话题,并设置启发性问题“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有哪几种?”明确情绪的分类,即喜、怒、哀、惧。接着呈现相关的故事营造故事氛围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如“钉钉子的故事”,围绕故事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坏情绪会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并拓展相关的真实案例,如“司机情绪失控造成事故频发”“学生情绪失控欲轻生 老师安抚挽回一命”,借助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调控情绪的重要性。
二、聚焦教学实践,正确认识情绪
在新时期下,高中体育教师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重构体育课堂教学,聚焦于教学实践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情绪,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知晓自身情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宣泄、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和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以足球、篮球、排球等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为例,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体育锻炼中贯彻落实情绪调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对英雄人物、体坛明星的不同观念,如尊敬、崇拜以及抵触、诋毁,加强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情绪,并结合教师提供的案例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如情绪体验的强烈性,即对符合自己兴趣和理想的事件和人物,会迅速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不符合自己信念的人和事,则常常气愤异常,甚至有时对言行不合自己心愿的同学大动肝火。期间引导学生反思回顾体育锻炼过程,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中产生的各类情绪,对自身情绪的发展、情绪产生的原因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开展案例分析,启发学生思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入情绪调节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发展组织教学创新,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期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依托真实的案例营造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分享表述,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2]。在课程学习中围绕“情绪与健康”这一话题引入,指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并聚焦于班级学生对课间操的不同看法所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组织开展案例分析,营造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分享表述,分析情绪和行为的产生原因,明确其并非由上课间操这个事件引起的,而是两个同学对上课间操这个事件所持的不同态度导致的。期间播放视频《永不放弃》,带给学生直观地学习体验,使其感受到不同的态度会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结果,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此基础上围绕“不良情绪的调控”组织开展讨论活动,设置针对性的问题加以点拨和指导,“1. 当在体育活动中面临客观困难时,产生紧张情绪,将如何应对? 2. 当你面对具有一定困难和挑战的学习内容时,产生焦虑情绪,将如何应对? 3. 当你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时,产生自卑情绪,将如何应对?”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的情绪体验,在小组内分享交流,梳理归纳不良情绪的调控方法,如暗示调节法,呼吸调节法,活动调节法,宣泄调节法。接着邀请学生上台分享个人经验,如对体能消耗(运动)宣泄法的心得,在对某些事物感到强烈不满或与别人发生对抗、冲突而产生难以抑制的愤怒和烦躁情绪时,到运动场上尽力消耗自己的体能,能释放不良的情绪并阻碍运动产生欢愉和愉快的情绪;肌肉放松消除法,即在临近考试、竞赛而感到紧张、恐惧或焦虑时,可以寻找安静、没有干扰的环境,以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坐下或躺下使肌肉放松,以缓解或消除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高中体育教师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应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开展探索创新,结合体育课程内容、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重新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正确认知自身的情绪并应用所学知识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关联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体验中正确认知情绪。接着引入真实的案例开展分析解读,营造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在案例分析中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认识到情绪调控的重要性。最后关联生活实际开展分享讨论活动,明确体育锻炼对情绪调控的作用与方法,推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 倪莲莲. 高中体育课中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5):113.
[2] 兰旭. 谈高中体育教育中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2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