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平一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彭洁 吴金晏 兰文勇

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 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对学科融合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成为提升低学段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水平一(小学1-2年级)学生为对象,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探索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的设计框架与实践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行动研究法,提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的跨学科融合依据。实践案例表明,体育与劳动教育、数学等学科的融合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协作能力及跨学科思维,同时增强学习兴趣。未来需深化跨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推动体育教学从单一技能训练向综合育人模式转型。

关键词:水平一学生;跨学科教学;体育游戏;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引言:处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当中,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成为创新途径的方向[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单一学科技能传授上,无法很好适应水平一阶段(6 - 8岁)学生身心发展需求[2],该时期儿童具备极强的探索欲以及多元智能发展的潜力,跨学科教学采用游戏化设计途径,把体育跟科学、数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创建多维的学习空间。该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强化学生运动能力,更利用情境化的游戏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达成身体素养和核心素养协同发展成效[3],其价值表现为突破学科的壁垒,引发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实践路径,对优化低龄段教学策略存在重要研究意义。

一、水平一学生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概述

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是把体育学科与另外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把游戏当作主要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模式,它冲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仅聚焦体育技能传授的局限,把科学、数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添入到体育游戏里面。

跟常规的体育教学相比,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更看重学生的综合成长,着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整合,此种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让他们在轻松舒爽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创新思维跟实践能力,带动学生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二、水平一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根基

(一)相关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水平一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设计中,该理论支持教师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5]。例如,在体育游戏中融入科学知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运动原理。

(二)学科融合的依据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从知识的关联性来看,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数学、艺术等知识[4]。例如,跑步涉及到力学原理,体育比赛的计分需要数学知识,而体操、舞蹈等体育项目则与艺术审美相关。

从学生认知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整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常见的融合学科包括科学、数学、劳动教育、艺术等。通过与这些学科的融合,能让体育游戏教学更加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三、水平一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设计方法

主题设计法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去设计体育游戏,先选定一个饶有趣味的主题,若如“森林探险”,之后依照主题设计相关的游戏环节与规则,处于“森林探险”主题当中,可设定跨越障碍象征穿越森林、寻找宝藏象征探索未知等环节,把体育技能训练跟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情境创设法就是设置一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玩游戏,好比创设“运动会比赛”的情景,学生各自代表不同队伍参加多样的体育比赛,把学科知识融入到情境里,如同比赛计分借助数学知识,介绍比赛项目涉及到科学原理等相关内容,采用生动情境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成效。

四、水平一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实践案例剖析

(一)案例一: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游戏设计

游戏采用的内容为“小小农场主”,学生们被分成若干个群组,各小组分别代表一个农场,游戏目标为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以模拟农场劳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与劳动理念,实施期间内,学生需执行跑步搬运物品当作播种、跳跃跨越障碍当作除草、弯腰捡拾当作收获等体育动作。

处于这个游戏里,把跑步、跳跃、弯腰等体育技能训练与播种、除草、收获等劳动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的当儿,深刻感悟到劳动的过程与意义,教学结果表明,学生们不仅增强了身体协调性及运动能力,还增进了对劳动的敬重与认知,此案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依靠有趣的游戏模样,可把体育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汇,使学生在喜乐心境里学习成长。

(二)案例二:把体育与数学学科融合的游戏设计

游戏规则为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接力比赛,每个接力位置设置一道数学题,学生只有把问题正确回答才能继续接力,教学环节有赛前讲好规则、分组组织比赛、赛后总结经验,学科融合点是把跑步接力这种体育活动跟数学知识问答组合在一起。

数学知识于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方式主要借问题形式呈现,诸如加减运算、对图形的识别等,学生进行跑步接力的时候,必须借助数学思维快速解答题目,这提升了他们的体育素养,又增进了数学思维,此案例证明,这种跨学科游戏设计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和体育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运用知识攻克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化成长。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聚焦于水平一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明确了水平一学生身心特点对体育游戏教学的影响,阐述了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的概念与价值。在教学设计方面,依据相关教育理论和学科融合依据,并介绍了主题设计法和情境创设法。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证明了跨学科体育游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深化跨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探索更多融合路径,推动体育教学从单一技能训练向综合育人模式转型,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梦琴,张桂凤,李文超.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三).首都体育学院;,2023:213-215.DOI:10.26914/c.cnkihy.2023.083687.

[2]隋显涛.少儿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体育教学,2024,(S1):107-108.

[3]矫海龙,费加明. “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运动的创新整合策略 [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 24 (08): 33-35. DOI:10.16792/j.cnki.1672-6758.2024.08.009.

[4]姚爱民. 跨学科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研究[D]. 南京体育学院, 2024. DOI:10.27247/d.cnki.gnjtc.2024.000011.

[5]董鹏,于素梅.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厘定、设计程序与推进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4,39(01):56-63.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24.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