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吉林省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作者

于子琳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 珲春 133300

1 引言

在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业渐渐由传统形式朝着智慧物流转变,智慧物流不但在改进物流效率、削减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中,智慧物流成了国内物流行业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学者们针对智慧物流的概念 [1][2]、技术性应用 [3] 与智慧物流的测量 [4] 等诸多方面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国内智慧物流的发展一方面靠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也要靠技术创新不断向前迈进,这些技术促使了国内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省属于中国北方的重要省份,该省物流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新技术蓬勃兴起之际,省物流行业急需向智能化方向变革,但当下针对省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展开的量化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把省的智慧物流当作研究对象,通过熵权法构建起智慧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体系,可以全方位地剖析省智慧物流的发展情况,并且针对未来的发展需求给出实用的意见。

2 研究设计

本文基于对省智慧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的考量,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借鉴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 [5-6],设计了一个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要素、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科研技术这四项一级指标。本文所有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省统计年鉴》,由于数据统计的滞后性,本文选取了 2018-2022 年省智慧物流作为研究对象。

3 实证分析

表 1 是省智慧物流发展指标权重的数据。信息技术要素(0.3508)在智慧物流的发展中占有最高权重,表明该要素是智慧物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软件业务收入,该指标显示出物流行业对于信息化软件存在依赖性。

科研技术要素权重(0.1361)排倒数第一,科研技术的应用成果要历经长时间的研发,实验和推广才会表现出真实的效益,短期内对智慧物流的贡献小,如果将来物流系统的技术需求持续增长,科研技术的权重会有所提高,变成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助力。

人才要素同样处于重要地位其权重为 0.2026,其中“每 10 万人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权重更大,这体现出高素质人才对省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要素的权重为 0.3015,此指标体现出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智慧物流系统具有关键支撑意义,“企业拥有的网站数量”作为权重最大的次级指标(0.1050),表现出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积极态度,具有更多网站的企业能够凭借互联网拓展自身业务,从而提升物流信息化的水准。

表 1 2018-2022 年省智慧物流发展指标权重 表 2 智慧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表 2 体现出省智慧物流在 2018-2022 年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省智慧物流的发展水平在 2021 年达到了顶峰,而后 2022 年虽稍有回落

但依旧处于较高层次。

2021 年是省智慧物流发展政策的高峰期,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加快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在各种政策的强力推动下,2021 年的得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排名跃升至第1 位。

从这五年省智慧物流发展得分和排名变化来看,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以及对得分的波动影响显著。每当政府加强对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以及科研技术的投入,智慧物流的得分便显著提升,排名也随之上升;而政策落实进度的滞后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疫情等)则会对得分产生不利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政府引导,提升政策支持力度

省政府在推进智慧物流进程时起到主导作用,政策支持的强度与方向会影响智慧物流的总体发展水平,所以省政府要持续充当好自己在智慧物流方面所起的引领职能,制订出更为细致,更具指向性的政策措施。政府也要加强政策执行的监测及评价体系,定时对政策执行情况予以评价,可以立即对执行成果欠佳的政策作出调整,保证物流供应链稳定。

4.2 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化转型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互联网的普及情况给智慧物流系统的发展带来支持性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会给省智慧物流创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通过加大对偏远地区网络创建的投入来减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并加强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水平,省的智慧物流体系将会达成全面的升级优化,促使整个省的物流行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4.3 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增强智慧物流人力资源储备

省要制订人才引进政策,把国内外具有先进物流管理及技术经验的高端人才吸引到就业或创业,可以给予人才一些优惠政策,特别要吸引与物流关联紧密的新技术领域的专家。也要增进本地高校同物流企业之间的协作,促使产学研相互融合,一同培养符合智慧物流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4.4 加大科研技术投入,推动智慧物流创新

科研技术对于智慧物流所产生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长期的技术储备以及创新能力的储备之上,从长远角度来看,科研方面的更新换代既能促使物流技术得到改善,又能给企业带来更为智能,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解决办法,进而优化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及其竞争力水平,省因此应该加大在科研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得以更新并获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 之 泰 . 城 镇 化 需 要“ 智 慧 物 流”[J]. 中 国 流 通 经济 ,2014,28(03):4-8.

[2] 姚晋兰 . 基于“互联网 + 智慧物流”的我国物流竞争力提升路径探讨 [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6):86-88.

[3] 林楠 . 供应链视角下智慧物流模式发展策略选择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2):60-64.

[4] 唐正源 , 张冀民 , 李亭慰 . 考虑区域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地区智慧物流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5,47(04):29-38.

[5] 戴德宝 , 范体军 , 安琪 . 西部地区物流综合评价与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8,(01):90-99.

[6] 王银 . 新发展格局下智慧物流对流通产业韧性水平影响及作用机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0):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