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党建的路径研究
王晓娅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核心,直接关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新时代,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其党建工作需融入优良作风以提升组织凝聚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焦裕禄精神作为党的优良作风典范,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核心,深刻体现了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指引。当前,企业党建面临形式化、与生产经营脱节等问题,如何将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党建,成为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通过构建焦裕禄精神与作风建设的融合路径,为企业党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助力党企协同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方法
国内外关于企业党建的研究主要聚焦党建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国外学者从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治理视角探讨文化对绩效的影响,但对中国党建的独特政治背景分析不足。国内研究关注国有与民营企业党建的差异性,指出国有企业需强化政治功能,民营企业需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焦裕禄精神研究多集中于基层治理领域,少有学者系统探讨其在企业党建中的应用。本文填补这一学术空白,采用理论分析法梳理焦裕禄精神与作风建设的关联,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国有与民营企业的实践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法提炼融入路径的适用性,结合文献研究法为理论构建提供支撑,旨在为企业党建提供创新路径。
二、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1 精神内涵的形成与构成
焦裕禄精神源于 1962-1964 年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任内的感人事迹。他面对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直至因肝癌去世,年仅 42 岁。其精神内涵涵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亲民爱民体现他深入基层、视民如子的公仆情怀,始终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艰苦奋斗展现他与群众同甘共苦、俭朴创业的奋斗精神;科学求实反映他通过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对策,反对形式主义;迎难而上彰显他在重重困难面前的革命乐观主义;无私奉献体现他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品质。这些内涵不仅是焦裕禄个人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生动写照,为企业党建提供了宝贵精神资源。
2.2 作风建设的思想指引
焦裕禄精神与党的作风建设高度契合。亲民爱民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辅相成,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科学求实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倡导从实际出发制定决策;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迎难而上反映了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在企业党建中,焦裕禄精神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增强宗旨意识提供了思想指引。
2.3 企业党建的指导价值
焦裕禄精神在企业党建中具有多重价值。首先,它能够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服务职工的价值观。其次,通过弘扬亲民爱民精神,党员干部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职工需求,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发展合力。再次,科学求实与艰苦奋斗的内涵推动企业抵制形式主义,促进管理创新和效率提升。此外,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倡导无私奉献与迎难而上的价值观,增强员工向心力。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通过沉浸式培训,帮助企业党员深刻理解精神内涵,展现其在企业党建中的广泛适用性。
三、作风建设与企业党建的融合需求
3.1 党的作风建设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核心,贯穿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在革命时期,党以群众路线为核心,通过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延安整风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实事求是与批评自我批评的作风,为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倡导艰苦奋斗,通过“三反”“五反”运动纠正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作风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主线,通过“八项规定”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为企业党建提供了历史借鉴。
3.2 企业党建的作风需求
企业党建需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平衡政治功能与经济效益,体现出对优良作风的独特需求。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承担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需通过作风建设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企业发展符合国家战略。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作风建设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推动企业改革创新。民营企业党建起步较晚,需融入企业文化以提升职工认同感,如华为通过党建激励技术创新,助力全球化发展。焦裕禄精神能够满足企业思想引领、组织凝聚和文化建设需求,为党建注入红色动力。
四、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党建的路径与实践
4.1 理论层面的融入方式
将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党建,首先需在理论层面确立其指导地位。企业党组织应通过理论学习,将焦裕禄精神的亲民爱民、科学求实等内涵与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相结合,明确其作为党建核心理念。强调亲民爱民与职工利益至上的结合,科学求实与企业决策理性化的融合,构建以焦裕禄精神为核心的红色企业文化。例如,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将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价值观,激励员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特色企业文化。
4.2 实践层面的融入方式
在实践层面,焦裕禄精神可通过党员培训、组织生活创新和企业管理实践融入党建工作。企业可借鉴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的沉浸式教学,开发以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培训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组织生活可创新形式,开展“学焦裕禄、强作风”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生产一线,调研职工需求,践行亲民爱民精神。例如,国家电网公司通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弘扬迎难而上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推广科学求实方法,鼓励党员干部通过调研制定科学决策,推动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如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企业效益。
4.3 实践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8 年开展“学焦裕禄精神,强作风建设”活动,通过邀请焦裕禄干部学院专家授课和组织主题党日,引导党员深入油田一线,解决职工实际问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显著提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学焦裕禄,促创新”活动,将艰苦奋斗与迎难而上精神融入 5G 技术研发,党员技术团队攻克多项难题,员工归属感明显增强。比较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注重政治功能,依托丰富资源开展大规模活动;民营企业强调文化融合,活动灵活但受资源限制。企业需因地制宜设计融入路径,创新活动形式以提升实效。
4.4 制度层面的保障措施
制度建设是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党建的长效保障。企业应建立以焦裕禄精神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亲民爱民、科学求实等内涵纳入党员评价标准,如职工满意度和决策质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修订考核办法,要求党员干部践行焦裕禄精神,取得显著成效。完善党内监督机制,通过民主评议和作风巡查,防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如设立作风建设监督小组。加强党企协同,与地方党组织共享教育资源,如邀请焦裕禄干部学院专家开展培训或组织参观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深化精神内涵的学习。
五、挑战、优化策略与未来展望
5.1 面临的实践挑战
焦裕禄精神融入企业党建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经济效益与党建投入的矛盾导致部分活动流于形式。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因生产任务繁重,部分基层党组织活动参与度不足。其次,年轻党员对焦裕禄精神存在代际认同危机,因其历史背景与现代认知存在差异,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激发情感共鸣。最后,形式化问题阻碍精神落地,部分企业党建活动停留于口号宣传,缺乏深入实践,影响焦裕禄精神的转化效果。
5.2 优化融入策略
针对上述挑战,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利用数字化平台增强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化表达,如借鉴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的短视频和互动课程,通过微信公众号等传播焦裕禄事迹,吸引年轻党员。其次,创新活动形式,开展“焦裕禄式服务”实践,鼓励党员深入一线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或组织“焦裕禄精神创新案例”评选,激励科学求实精神在技术研发中的应用。再次,强化党企协同,与地方党组织联合开展培训,如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联动教育活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5.3 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在案例深度和全球化适用性方面存在局限,未能全面覆盖中小型企业或跨国企业党建实践。未来研究可纳入更多企业类型,分析焦裕禄精神在不同行业中的适用性;探索其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转化方式;结合问卷调查或大数据分析,量化其对企业党建的长期影响,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2014). 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 《人民日报》, 2014 年 3 月 18 日 .
2.毛泽东 . (1945). 论联合政府 . In 毛泽东选集 (Vol. 3, pp.1031-1040).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3.刘少奇 . (1962). 论联合政府 . In 刘少奇选集 ( 下卷 , pp.305-319).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4.邓小平 . (1993). 邓小平文选 ( 第三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5.习近平. (2017).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7 年 11 月 1 日 .
6.黄树东 . (2015). 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 《中共党史研究》, (6), 45-51.
7.周新城 . (2018). 国有企业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 《经济研究》, (9), 12-20.
作者简介:王晓娅(1996) 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常州)学历(法学硕士)单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4 年度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焦裕禄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24AH0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