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标下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策略探究
姜红琼
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 551200
引言
新课标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要求历史学科教学突破传统边界。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初中历史课程革新提供了新方向,使其不仅传递知识,更关注学科间的关联与学生能力培养。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探讨具体教学策略,既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也助力学生形成综合认知视角,为新课改下的教学探索提供丰富素材和理论支撑。
1 历史教学在新课标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承担着更多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任务,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历史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体系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走向,这对学生深入认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提升其多维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给学生带来了更宽广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树立系统化、整体化的学习观念。历史教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打破学科壁垒,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方面思考和实践当中提升核心素养,把历史和社会,地理,科学等关联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古今相连,中外相通的知识网络,这样的做法既充实了学习经历,又提升了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跨学科学习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革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成长,为他们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形成了稳固根基。历史学科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策略
2.1 跨学科知识融合与教学内容重构
在新课标提倡素养导向教学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要有效整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推进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重组。梳理课程标准,找出历史学科与语文、地理、政治甚至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教师能对教学主题和活动进行合理设计,让历史知识点延伸为多学科交融的主题单元,打通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层次,突出历史事件的综合价值,提升学生对历史现象多角度、多维度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科整合,内容重组从主题学习的角度出发,知识线索之间的连贯性以及知识与能力的逻辑性,并且要注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目标去完成,既体现了历史学科自身的视角,也能够兼顾各学科的知识点之间互通互补,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同步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胡适的诗文等,通过文学作品感受时代氛围,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内涵的理解。通过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丰富了对历史背景与人物的多元认知。教师根据学科整合,内容重组从主题学习的角度出发,知识线索之间的连贯性以及知识与能力的逻辑性,并且要注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目标去完成,既体现了历史学科自身的视角,也能够兼顾各学科的知识点之间互通互补,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多元化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老师要调动起课堂内与课外的各种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成长的需要,安排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式教育、模拟体验以及探究性学习等形式,给学生赋予更多操作和交流的机会,从而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寻欲望,不同的教学形式冲破了传统的灌输型讲解所形成的框架,改善了课堂互动的品质,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取和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主体人物。例如在讲授“五四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研讨“民主与科学”理念的历史意义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通过历史事件和政治思想的碰撞,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变革的多元动因。这种历史与政治相结合的跨学科案例,使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事实,还理解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在多元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寻找和整理相关学科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当学生在知识构建、能力形成、情感体验中获得自我成长的时候,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了,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促进不同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益。
2.3 项目式学习促进跨学科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项目式学习给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赋予了新的操作途径,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围绕真实情形和繁杂问题展开自主探索,达成知识的内化和更新,项目式学习提倡以系统性任务为主导,把历史问题放到多学科融合的项目背景里,促使学生从实际出发,调动诸多方面的学科素养协同作用,在项目学习进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重视调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设置合适主题项目,促使学生主动查阅,搜集,剖析有关资料,推动思维深入发展,项目式学习重视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形式,促使学生针对跨学科问题阐述看法,展开表现并实施反思,进而改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配合,整合资源,慢慢形成跨学科整合和表达的素养。
2.4 构建教师跨学科协作机制
要想使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就离不开教师团队之间的高效协作与专业支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教师跨学科协作机制,能够把校内外教师资源集中起来,汇集各学科的教学智慧,达成教学资源与经验的共享,在跨学科教学筹划与执行期间,教师团队要定时开展集体教研,围绕主题整合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完善教学设计,各学科教师要紧密配合,深入讨论主题设置,资源整合,教学活动安排以及评价手段,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良。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教师可以把优质的跨学科教学案例和反思共享出来,从而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一同探寻合宜于自己学校的实际的主题学习展开方式,完善而有效的协作可以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进而塑造起彼此支撑、携手前行的专业共同体,从而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开放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通过对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策略的探究,可以发现多元合作、多维创新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将学科融合、项目推动和教师协作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落地。未来教学应继续优化跨学科活动设计,强化实践反思,不断推进历史课堂创新发展,为学生成长和学科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芳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策略探讨[J]. 文理导航(中旬),2022(06):71-73.
[2]李春荣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