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与运行分析
李清波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调峰调频设施,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电网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为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全新范式。通过构建高保真度的虚拟电站模型,可实现物理实体与数字空间的实时交互与同步演化。该模型整合了机械、电气、水力等多学科参数,具备状态监测、性能评估和预测性维护功能,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 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目标
1.1 抽水蓄能发电原理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电源,在电网调峰、调频和备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全球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路线日趋成熟,设备可靠性不断提升。新型变速机组技术逐步推广应用,机组运行范围得到有效扩展,调节能力显著增强。电站智能化改造进程加快,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远程监控系统广泛部署。
图1 抽水蓄能发电原理

1.2 构建数字孪生模型的目标
构建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旨在实现电站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建立高保真的三维虚拟电站,完整复现物理电站的结构特性和运行状态。模型需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动态仿真能力,精确模拟水轮机、发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工况。系统集成设备监测、性能评估和故障预警功能,支持运行人员的决策优化。模型还将服务于电站的调度运行,提供不同工况下的性能预测和能效分析。
2 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过程
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的数据采集覆盖机械、电气、水力和环境四大类参数,涉及3000 余个监测点位。振动传感器以 10kHz 采样频率采集机组机械状态数据,电气参数测量精度达 0.2 级,水位监测误差控制在 ±2mm 以内。SCADA 系统每秒处理 8000 条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库存储容量达 50TB⨀ 。数据预处理采用滑动窗口滤波技术,窗口宽度设置为 60 秒;异常值检测使用 3σ 准则,剔除率不超过 0.5%⨀ 。特征提取阶段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将原始信号分解为 8个频段,数据压缩比保持在5:1。
2.2 模型架构设计与搭建
数字孪生模型采用五层架构设计:物理层包含 200 个高精度传感器节点;数据层部署分布式时序数据库,支持每秒 20000 次写入操作;模型层集成 3D 几何建模、多体动力学仿真和CFD 流体计算模块;服务层提供 RESTfulAPI 接口,并发处理能力达 500 请求 / 秒;应用层包含7 个功能模块。几何建模使用 B-rep 表示法,构件数量超过 5000 个,三角面片数达 200 万。动力学模型求解采用显式积分算法,时间步长设为 0.001 秒。水力系统仿真采用特征线法,划分网格单元80 万个。
图1 数字孪生平台架构

2.3 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的映射机制
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通过 OPCUA 协议实现双向通信,数据传输周期固定为 100ms, 。坐标映射采用激光跟踪仪标定,定位精度达 0.05mm/m⨀ 。设备状态同步采用差异更新策略,数据包大小控制在 5KB 以内。关键参数(如转速、压力)实施优先级传输,延迟不超过 50ms 模型参数修正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状态估计误差收敛至 0.1% 。动态载荷映射通过应变片阵列实现,采样点间距为 50mm ,应变分辨率 1μ}ε 温度场重构采用反问题求解方法,划分控制体积2000 个,温度重建误差 ±0.5cC 。
2.4 模型的验证与校准
模型验证采用三阶段方法:单元级测试覆盖 85% 代码路径,集成测试包含200个典型工况,现场验证持续 3 个月。水轮机效率曲线校准误差控制在 0.3% 以内,压力脉动仿真与实测相关系数达 0.95 振动响应频域分析误差带宽 ±2Hz ,幅值偏差小于 10% 暂态过程仿真时间误差不超过 0.5ℏψ ,动态响应相位差控制在5°以内。校准过程调整参数120 项,优化算法迭代300 次,最终模型综合匹配度达到 92%⨀ 。验证试验包含 12 种典型故障工况,故障检测准确率 88% ,虚警率低于 3%∘ 模型通过 72 小时连续运行测试,内存泄漏量小于1MB/ 天。
2.5 数字孪生平台功能
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平台包含 6 大核心功能模块:实时监测系统集成 1500 个传感器节点,采集频率达 1kHz,覆盖机械、电气、水力等12 类参数;三维可视化模块构建了包含50 万个构件的精细模型,渲染帧率稳定在 60fps;故障诊断系统采用 10 种 AI 算法,支持 35 类典型故障识别,准确率达 89% ;性能分析模块计算 20 个关键指标,更新周期 30 秒;优化调度系统考虑 15 个约束条件,求解时间控制在 3 分钟内;培训仿真系统提供 8 种典型工况演练,操作响应延迟低于 200ms 。平台部署在 32 核计算节点,支持 50 个并发用户在线操作,日均处理数据量超过2TB。
图2 数字孪生平台功能

3 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运行策略
3.1 实时监测与数据更新
系统部署 200 个边缘计算节点,每节点处理 8 通道数据,采样率 1kHz 。实时数据库每秒处理 15000 条记录,数据更新时间戳精度 1ms 关键参数监测采用滑动标准差算法,窗口宽度30 秒,异常检测响应时间 200ms 振动监测实施阶次跟踪分析,分辨率0.1 阶,更新周期10 转。温度场重构每 5 分钟执行一次,网格节点 5000 个。水力监测数据通过 5G 网络传输,端到端延迟 80ms。数据质量管理模块实时计算 150 个数据质量指标,异常数据标注率 0.2% 。状态估计器每10 秒更新一次,涵盖20 个关键性能参数,估计误差小于 1% 。
3.2 故障诊断与预警机制
故障诊断系统集成 10 类算法模型,包括 SVM、随机森林和 1D-CNN。特征提取层输出128 维特征向量,计算耗时 15ms 。实时诊断周期 1 分钟,覆盖 50 种典型故障模式,平均识别准确率 89% 。早期预警采用趋势预测算法,提前 30 分钟预警轴承磨损类故障,置信度 85%< 。振动分析实施包络解调技术,故障特征频率定位精度 ±0.5Hz⨀ 。绝缘监测实施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分类准确率 92%⨀ 。报警分级管理设置 4 个级别,关键报警响应时间不超过 10 秒。诊断结果可视化呈现包含3D 定位和时频分析,支持多维度关联分析。
3.3 优化调度与运行决策支持
系统建立包含20 个优化目标的决策模型,考虑电网需求、设备状态和市场电价等多重因素。调度优化采用混合整数规划算法,求解时间控制在 3 分钟以内。机组组合优化涵盖 10 种运行模式,效率提升空间 2%-5% 负荷分配实施经济调度,煤耗率降低 1.8g/kWh 。备用容量优化考虑设备老化系数,利用率提高 15% 。日前计划生成考虑 96 个时段,目标函数包含 5 项成本要素。实时调度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滚动优化周期 15 分钟。决策支持系统提供 3 种可视化方案,辅助运行人员评估不同调度策略。
3.4 模型的动态调整与自适应优化
系统实施持续学习机制,每日新增训练样本 1000 组。参数自适应模块每周更新一次,调整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 5%∘ 。模型漂移检测采用 KL 散度方法,阈值设定为 0.1。特征权重动态调整算法每 24 小时运行一次,影响因子变化范围 ±10%. 。知识图谱每周扩充 50 个实体,关系抽取准确率 85% 。数字孪生模型每月执行一次全面校验,参数修正量控制在 3% 以内。在线学习系统采用增量式更新策略,模型迭代版本保留最近 10 个。性能退化评估包含 30 个指标,自动触发再训练机制的阈值为 15% 指标劣化。
4 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孪生模型应用案例效果
4.1 数字孪生模型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案例
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了完整的虚拟电站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水轮发电机组、输水系统、电气设备等关键设施的实时状态监测与仿真。在电站日常运行中,运维人员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直观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执行远程巡检与诊断。调度人员利用模型预测功能优化发电与抽水工况转换策略,提升响应电网需求的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基于数字孪生系统进行设备检修方案预演,优化维修流程与资源配置。
4.2 数字孪生模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运行水平。通过优化调度策略,提高了机组在电力市场中的响应速度与调节精度,增加了辅助服务收益。设备预防性维护模式的实施降低了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了故障维修成本。能效管理模块帮助识别系统损耗环节,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提升了整体发电效率。人员培训方式的革新缩短了技能培养周期,降低了培训成本。
4.3 数字孪生应用经验总结与推广价值
该案例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成功实践,形成了一套可复用的实施方法。项目建立了完整的数据采集规范与模型构建标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开发了适应电站特点的算法模型,平衡了精度与实时性要求。构建了可持续优化的系统架构,支持功能扩展与性能提升。培养了复合型技术团队,具备系统运维与开发能力。这些经验为同类型电站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结束语
数字孪生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应用,标志着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通过构建精准的虚拟电站模型,实现了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监控和性能的持续优化。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电站的运维效率,还为智能调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算法的不断改进和数据质量的提升,数字孪生将在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超 , 谢佳琳 , 陈攀辉 . 抽水蓄能电站可变速机组运行特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J]. 人民黄河 ,2025,47(S1):158- 159.
[2] 侯公羽, 马骁赟, 孙晓荣, 等. 基于组合赋权- 云模型的抽水蓄能电站综合效益评价[J/OL]. 工程科学与技术 ,1- 15[2025- 07- 07].
[3] 崔培 . 数字孪生水利多维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探讨 [J]. 水利信息化 ,2025,(03):1- 6+30.
[4] 王崇鑫 , 刘晓军 , 孙洋 , 等 . 面向数字孪生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 [J/OL].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 19[2025- 07- 07].
[5] 陈晓楠 . 数字孪生水网调控模型体系构建若干思考 [J]. 中国水利 ,2025,(03):14- 21
[6] 魏振 , 杨冰 . 水利数字孪生平台三维模拟仿真模型构建研究 [C]// 河海大学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河北工程大学 , 浙江省水利学会 .2024(第三届)城市水利与洪涝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黄河水利委员山东水文水资源局 ;,2024:666- 670.
[7] 罗斌 , 周超 , 张振东 . 数字孪生水利专业模型平台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J]. 人民长江 ,2024,55(06):227-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