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融合研究
王西洋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200040
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网络画板能直观呈现代数推理的几何动态变化,以“勾股定理探究”为例,鼓励学生从二维到三维动态探究。应用时,应启思于探究、明理于动态、积累经验于表达,以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网络画板;初中数学;数形结合;融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数学教学。网络画板作为动态数学教学工具,能丰富学习资源,设计生动活动,拓宽视野,激发想象力,提升信息素养。以“勾股定理探究与验证”为例,运用网络画板辅助教学,增强学习动力,加深二维平面动态问题理解,使研究方法更系统。本文展示设计思想、师生共研及教学思考,愿与同行交流。[1].
一、 教学实录
(一)问题导入、引出探究目标
师:同学们,请在已知边长分别为 6、8 的网络画板上观察三角形,是否可以求得第三条边的长度或范围?
生:可以,2<x<14,是因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和大于第三边.
师:如果夹角为90°呢?
生:疑惑.
师:留个悬念,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点和三角形形成条件,同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生活·数学
老师想将60cm和80cm地砖裁切拼成更大正方形。请设计一种方案,使这两种地砖能完美拼接成更大正方形。需考虑边长、数量及裁切方式,确保既美观又实用,符合老师的设计风格?
生:将边长80cm的瓷砖按照原有的花纹切割成四个全等的四边形,然后分别以每个四边形的直角作为大正方形的直角,拼成一个外围图形,中间镂空部分用边长60cm的瓷砖填补.
师:你的构思是非常巧妙的.在拼图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又没变?
生:两个正方形的位置变了,面积不变,因此新的正方形面积是之前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36+64=100.
师:好的,思考的很深入.大家量一下新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能不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出刚刚得出的等量关系?
生:边长是10cm,按面积大小不变可得.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探索·推理
请观察网络画板中的动态正方体液体的流动过程,请大家在平板上探究.
生:液体的位置变了,体积保持不变.
师:好的,如果添加条件:A、B、C对应的底面边长分别是a、b、c的正方形,高均为h,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之前的结论吗?
生:C长方体的体积为c2h,A、B体积分别为a2h,b2h,所以得到a2h+b2h=c2h,即a2+b2=c2.
(四)计算·发现
如图所示,如果把一个小方块的面积看成 1,BC为9,AC为16,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求出一个大方块的面积,求出三个方块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请大家在平板上探究.
师:大家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把大方块剪成 4 个直角三角形,也可以算出13.
师:非常好,大家对于不规则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掌握的很全面!
(五)新知学习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师:书写时需要我们注意哪些?
生:要先写出“在直角三角形中”,然后写边平方的等量关系.
师:很棒!
例1: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师:独立在学习任务单完成计算,过程略.
例2:一块长约 80m、宽约 60m 的长方形草坪,被一些人沿对角线踏出了一条“捷径”,类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请问:
1.走“捷径”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2.“捷径”比正路近多少?
生:因为近,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生:不妨标出三个点A、B、C,如图所示,在Rt△ABC中,∠B=90°,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BC2=AC2,所以AC=100m,比正路近40m.
师:很好,同学们掌握很快,能够活学活用.虽然路的距离近了,但是破坏草坪的行为,与“文明”渐行渐远.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遵循了知识产生的内在逻辑,例1通过直接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变式给出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正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先通过边长平方关系求出面积,进一步求出边长;例2结合生活反向实例,让学生将生活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建构数学模型,运用已学知识求解,培养学生追本溯源和逆向的思维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正面价值观的教育,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二、教学思考
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网络画板的三维勾股定理动态模型,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小组讨论,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动态研究帮助学生以运动眼光理解数学,培养动态思维和数学素养。沪教版“勾股定理探究与验证”课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说理过程蕴含推理逻辑,积累说理经验,发展核心素养。明暗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世界,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张景中,赵维坤. 把数学变容易——张景中院士访谈录[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9):4-11.
[3]李明树,王晓峰. 数学实验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的有效方式——以“折正多边形结”创新方案设计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18(2):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