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路琳琳

黑龙江省肇东市三友小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是学生初步接触汉字、培养书写能力的关键阶段。本文围绕“激发兴趣”“科学指导”和“融合创意”三方面展开,重点分析写字习惯养成、技能提升和能力拓展的策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提出趣味化引导、规范化指导和创造性延伸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兴趣方面,通过情境化教学调动学生书写热情;在技能提升方面,利用系统化训练和反馈增强学生对汉字结构和笔画的掌握;在能力拓展方面,融合创意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和文化感知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兴趣养成

一、激发兴趣,小学语文写字习惯的养成

小学语文低段的写字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此奠定他们对书写的积极态度和规范习惯。《天地人》作为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采用象形字作为教学内容,这为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提供了有力的素材和平台。学生初次接触汉字,带有天然的好奇心,这种心理特点是兴趣教学的关键切入点。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汉字的象形特征和生活化情境,创造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氛围。比如,“天”字的教学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展示天空的广阔,引导学生联想到头顶的“天”,从而对“天”这个字形产生兴趣。对于“地”,可以用校园或家中的场景进行类比,使学生感受到“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人”字则可以通过模仿站立的人形,加深学生对字形的直观理解。

在具体教学环节中,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人”字的教学中,组织“字形表演”活动,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模仿“人”字的形态,同时配以节奏感强的口令引导,帮助学生从动作记忆中建立字形的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用手指在空气中“写”字,这种无压力的练习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能初步引导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笔顺和动作要领。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和互动,逐渐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应注重表扬与激励的作用。低段学生在学习初期书写能力有限,但对表扬的敏感度较高。通过赞美学生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比如字形工整、笔画清晰等,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语文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兴趣培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笔画不熟练或字形难以掌握。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现代教学工具进行针对性的帮助。

二、科学指导,小学语文书写技能的提升

科学的指导是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掌握汉字书写时,既需要系统化的技能训练,也需要语文教师的精细化指导。《金木水火土》作为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其中的字包含了横、竖、撇等基本笔画,是开展书写技能训练的理想材料。语文教师应从规范笔画的书写入手,通过分步骤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要领。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利用示范教学法,向学生直观展示每个字的正确书写方式。比如,在教授“木”字时,在黑板上用慢动作书写字形,详细说明横、竖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动作,并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的长度比例。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每个笔画的特点和书写要求。在学生动笔练习时,语文教师应重点关注笔画的准确性,及时指出学生在笔顺和笔画力度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个别指导帮助其纠正。

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整体观。比如,“火”字由撇、点等基本笔画组成,但其笔画之间的间距和位置需要精确把握。通过分解字形的方法,将“火”字拆分为独立的笔画,再将其组合成完整的字形。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汉字结构,又能增强他们对书写规范的理解。在练习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或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他人的书写,发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在书写工具的选择上,语文教师应推荐学生使用符合手写习惯的铅笔和带有辅助线的练习本。这种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形比例和结构对齐。在书写任务的布置上,语文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从单一笔画到完整字形逐步提升难度,并在每次练习后安排一定的复习环节,确保学生在巩固中获得持续的进步。只有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融合创意,小学语文书写能力的拓展

在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中,书写能力的拓展不仅体现在学生对字形的熟练掌握上,还包括他们对汉字内涵的感知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融合创意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书写与表达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书写的综合水平。通过引入汉字文化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比如,通过展示甲骨文、金文等汉字的演变形式,向学生讲述“天”“木”等字形的起源和含义,让学生在了解汉字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体会到书写的文化价值。为了增加课堂的互动性,组织学生根据这些字形设计自己的创意作品,如用甲骨文形式书写自己学过的字,或根据字义绘制简单的图画。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拓展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书写表达情感和想法。比如,鼓励学生以工整的书写记录自己的生活日记,或者用书写创作简单的贺卡和手抄报。这些实际应用场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实用价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书写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的书写技能,还能将书写作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在书写练习的内容设计上,通过设置情境化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要求学生设计一本属于自己的“小字典”,在字典中用工整的书写记录自己学过的生字,并为每个字配上简单的注解和插图。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时,还应注重鼓励和肯定。通过在班级内开展“书写之星”评选或“小书法家”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书写作品公开分享,既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融合创意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还为他们探索汉字的魅力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论: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不仅是规范书写技巧的训练过程,更是学生书写习惯和文化素养形成的基础环节。本文通过“激发兴趣”“科学指导”和“融合创意”三方面的教学策略,全面探讨了提升低段学生书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趣味性和生活化价值,结合分步指导和动态反馈,帮助学生掌握笔画与结构的规范书写方法;同时,借助创意性任务拓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其书写的应用性和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李翠萍.小学语文低年段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三十二).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民乐小学;,2023:2.

[2]吕维.浅议小学语文低段学生识字写字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五).扬州高新区实验小学;,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