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电气设备接地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研究

作者

党晓红

11127119911117158X

摘要:本文围绕智能电气设备接地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基于数字化监测与智能诊断的接地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有效提升接地系统的稳定性与故障预警能力,为智能电气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对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气;接地安装技术;维护技术

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智能电气设备凭借其高度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特性,成为智能电网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精准控制的关键节点。然而,智能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接地系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智能电气设备接地安装技术解析

1.1 接地的概念与作用

接地是指将智能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线路的中性点等与大地进行良好的电气连接,形成低电阻通路。这一技术措施通过大地的传导能力,能够迅速释放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电荷,保障设备与人员安全。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保护人身安全,当设备绝缘损坏导致外壳带电时,接地系统可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降低人体触电风险;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良好的接地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避免信号传输失真,确保智能设备的控制与通信系统正常工作;防雷保护,在雷击发生时,接地装置可快速泄放雷电流,防止设备遭受过电压冲击损坏。

1.2 接地安装的关键技术要点

要做好接地的安装,必须按照技术标准,保证接地可靠有效。选择符合土壤电阻率、地质条件要求且设备允许的铜或镀锌的钢材等制作的接地体材料,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水平和垂直接地体之间间隔要按照设计施工,通常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小于2.5m,上端距地面不小于0.6m,保证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做好接地线敷设和连接,通常敷设接地线所使用的导线要采用绝缘性好、截面面积较大的电缆或导线,敷设时不能和其他电缆交叉干涉,且应确保接线牢靠,使用焊接、螺栓压接等连接时要确保接触面积和机械强度,避免连接处因为氧化、脱落造成接地电阻增大。

二、智能电气设备调试技术探索

2.1 调试的目的与意义

在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调试中对设备整体性能进行检测,使设备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电气设备调试的主要作用:检测设备的功能效果,通过模拟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来检测在不同实际工况下的设备响应,使设备的所有控制功能、监测功能、通信功能等正常完成;检测设备的潜在缺陷,确保智能化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前可发现与解决包括线缆接错、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软件设计存在缺陷等相关问题,使其能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2.2 调试的流程与方法概述

智能电气设备的调试流程通常按照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在通电前检查、空载调试、负载调试这三个主要步骤中分别实施。其中通电前检查是整个调试过程的基础工作,将设备的外观情况、接线情况、元器件安装情况等进行排查,保证设备安装合理,线路布线无误,确定设备接地牢靠,设备绝缘电阻满足要求;空载调试是把空设备通电运行的过程,测试出设备的控制逻辑、信号、保护控制等是否良好,对设备参数进行初步设定,进行设备参数的优化;在负载调试中,将设备接入实际负载,模拟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对设备的运行能力进行检测,在设备运行的同时对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进一步的调试,确保设备运行在最佳的工况之中。

2.3 智能电气设备调试的关键技术

电气设备智能化调试的关键技术将直接影响调试质量及效率。自动化调试技术作为调试技术的关键部分,对调试设备进行自动化调试,编写调试程序,能够完成对电气设备的快速、精准的测式,自动测试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优化调试效率,减小了人工调试的误差。

三、智能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剖析

3.1 运行维护的目的与意义

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是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设备管理和手段,对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运行管理,以确保电气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其主要作用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保证电气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通过对设备的定期巡视检查、状态监测等手段,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降低突发性故障,预防突发性故障导致的停机事故;提高设备可用率和设备使用效率,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精准化维修手段,降低设备损耗和设备机械消耗等,控制电气设备在运行全生命周期内的损失,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用率符合运行要求;设备使用的长寿化管理,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管理,降低电气设备在运行全生命周期中的机械损耗、电气损耗等问题,降低设备报废次数,减少了设备的购买数量,从根本上减低设备更换成本。运行维护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在电气设备维护自身,更是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战略性作用。即稳定、高效的电气设备运行,减少故障导致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所导致的社会经济代价。

3.2 运行维护的流程与方法概述

智能型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形成包括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应急处理在内的流程。日常维护,采用人工、智能巡视等方式,针对设备外观、运行状态、运行环境等开展频次较高的检查,并发现诸如温升、异响、异味等异常情况;定期维护,是基于设备的运行寿命和相应相关技术标准,设备开展相关实验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主要进行电气性能、部件机械润滑油维护、软件版本升级等工作;应急处理,针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发现,通过修复、更换元器件等措施,并找出造成故障的根本原因,确保避免再次发生相同性质的故障。

3.3 智能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关键技术

先进技术的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是设备状态检测和维修的重要依据,运用状态监测仪、红外探测仪、机械振动仪等装置获取智能电气设备运行的数据,对设备运行中一些重要零部件和部分进行运行数据的检测及状态监测。设备状态检查、诊断以及预警分析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算,以智能算法与故障模式推论为基础,从而判断设备状态监测过程中采集的重要数据和参数信息。运用神经网络进行设备故障诊断,能够将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很多非正常电压信号作为输入,与人工智能运算法则相结合,实现对断路器分合闸正常性、线路短路等故障情况的分析,由被动维修转向主动维修。

结语

智能电气设备接地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是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接地安装筑牢安全根基,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达标,运行维护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智能化技术发展,三者深度融合将成趋势。未来需持续创新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为智能电气设备高效运行与电力系统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苏纪臣.变电站工程现场智能测量设备数据批量导出系统设计应用研究[J].电气传动,2022,52(12):74-80.

[2]李凡,詹锐烽,吴凯,等.采用钢柱接地的钢结构变电站防雷接地特性研究[J].电瓷避雷器,2022,(06):105-111.

[3]夏元红.智能电气设备接地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4,(01):160-16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