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宋秀明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050000
摘要: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建筑物功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混凝土材料在性能和适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暴露出来。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以突出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成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与建造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大量实际应用案例表明,高性能混凝土可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并且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高性能混凝土本身较低的维护成本,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施工;混凝土配比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施工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够满足高层、大型住宅建筑的施工需求,同时有利于降低建筑自身质量,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为推进高性能混凝土在市场内的应用,本文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施工环节。
1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
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和低渗透性等特性,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严苛要求。在强度方面,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达到普通混凝土难以企及的水平,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其优异的耐久性能抵抗建筑环境中的各种侵蚀因素,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高流动性使其能轻松填充复杂的模板,提高施工效率。低渗透性则可以有效阻止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入,保护钢筋免受腐蚀。这些特性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坝、水电站、水闸等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长期性能。
2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和工程要求,通过精确的配比来实现预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水胶比。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过低的水胶比导致施工操作困难。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首先是选择优质的胶凝材料,如优质的水泥,能够提供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其次是选择细度模数适宜的细集料和粗集料,保证混凝土内部的骨料配比良好。还可以添加掺合料和特殊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掺入矿渣粉、硅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添加减水剂、缓凝剂、增塑剂等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和提高强度。原材料试验主要是确定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如水泥的标准稠度、骨料的粒径分布、掺合料的活性等。混凝土试块试验主要是进行强度、抗渗透等力学性能的测试,以确定配合比方案。不同的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如强度等级、施工环境、养护条件等,都会对配合比的设计产生影响。
2.2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模板安装、脱模剂的涂抹、养护条件等。模板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成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脱模剂要均匀涂抹,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害。养护条件要符合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要求,如空气温度、湿度等。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混凝土的坍塌和分层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采用冷却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分层浇筑等,防止温度引起的开裂和收缩。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气泡和空隙的产生。使用适宜的振捣设备和方法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振捣和充实。振捣时间和强度要适度,不可过度振捣,以免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养护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正常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包括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别是在早期养护阶段,要采取措施保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2.3原材料选取与应用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由原材料的选取所决定,原材料的选择标准和来源极为关键。水泥的强度等级决定了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水平,高强度等级能让混凝土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水泥的水化热与混凝土硬化时的温度变化密切关联,水化热过高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大的温度梯度,进而引发裂缝,影响整体性和耐久性。水泥的安定性反映其凝结硬化后的体积变化稳定性,安定性差会导致混凝土后期膨胀、开裂。所以在选择水泥时,像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等知名且质量稳定的品牌常被选用,因为它们在生产中对这些指标严格把控。骨料方面,良好的级配能让不同粒径的骨料相互填充,减少空隙,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与强度。低含泥量可防止泥土包裹骨料表面,保障水泥与骨料的有效粘结,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坚固性好的骨料能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物理性能稳定,不会因风化或外力作用破碎,从而确保混凝土质量。细骨料选用河砂,因其颗粒圆润、级配良好,能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粗骨料选择质地坚硬的碎石,因其强度高、嵌锁能力强,能增强混凝土的骨架作用。
矿物掺和料里的粉煤灰若来自大型热电厂,其质量往往更可靠。满足细度、烧失量等国家规定指标的粉煤灰,能发挥良好的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活性,改善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性能。外加剂则依据具体性能需求选择,聚羧酸减水剂因其出色的减水率和保坍性能,在不增加用水量时能大幅提高混凝土流动性并保持坍落度稳定。混凝土搅拌机可使原材料充分混合,为后续测试提供均匀试样。压力试验机对标准立方体试件加载,精确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以评估承载能力。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自重下的坍落高度,可直观反映其流动性和工作性能。抗渗仪检测混凝土抗水渗透能力,这在防水工程应用中十分重要。
2.4模板安装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模板安装,需要针对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并做好模板安装质量的管控。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模板的精度和稳固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构的尺寸精确度和质量。在该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采用了高强度钢模板系统,该模板有优质的刚度和光滑度,可承受高性能混凝土较大的侧压力。在模板安装前,施工人员对模板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无变形、无损坏,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漏浆问题。
2.5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均匀、稳定的关键。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要控制好各个成分的比例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混凝土搅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常见的搅拌设备有搅拌车、搅拌站和搅拌机等。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充分混合,确保均匀性。配料比例需要严格控制。根据工程要求和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胶比、胶凝材料含量、骨料比例等。合理的配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搅拌时间也要控制。过短的搅拌时间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无法充分混合;过长的搅拌时间会使混凝土的颗粒结合力下降,影响强度和密实性。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搅拌时间。
结束语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在提高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升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选用高性能混凝土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具体需求、环境条件和经济因素等,实现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高性能混凝土将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筑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磊,陈佩,金显龙,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四川建材,2023,49(12):5-7.
[2]李墨翰,王晓丽.环保型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2):46-48.
[3]巩浩.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