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柳佳鸣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地区积极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激活乡村。本文以略阳县铁佛寺村为例,深入剖析了陕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与实践。铁佛寺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特色文化、推动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成功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陕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铁佛寺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陕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略阳县铁佛寺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一、陕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一方面,陕南地区山川秀美,森林覆盖率高,江河湖泊清澈见底,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生态之美的绝佳场所。另一方面,陕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交相辉映,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魅力。这些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二)独特的地理区位与交通优势
陕南地区地处多个经济区的交汇地带,受到多方辐射与带动,为乡村文旅项目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的日益便捷,极大地缩短了游客前往陕南地区的时间成本,使得乡村旅游更加便捷可达。这一优势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陕南地区始终秉持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该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因此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旅游活动不破坏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要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的旅游方式,鼓励游客采用环保的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也为陕南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略阳县铁佛寺村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是略阳县铁佛寺村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一项核心策略。铁佛寺村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成为其旅游发展的灵魂所在。为了充分展现这些文化魅力,铁佛寺村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通过深度挖掘和整理,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传统技艺等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打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例如,铁佛寺村依托其悠久的佛教文化,复原了古老的寺庙建筑,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宗教氛围,还增设了文化展览、禅修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铁佛寺村还积极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传统节庆、农耕文化、手工艺等,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手工艺品展示和体验课程,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和文化的魅力[1]。这些特色旅游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也提升了铁佛寺村的旅游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业态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业态是略阳县铁佛寺村的乡村文旅融合实践中的一项关键策略,它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铁佛寺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旅游+”模式,将农业、林业、文化、康养等多个产业有机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例如,铁佛寺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了生态农业观光游。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参与农作物种植、采摘等活动,感受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产品,推出特色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带走一份来自乡村的纯正味道。另一方面,铁佛寺村还充分利用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的空气环境,发展了康养旅游。建设了集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康养基地,提供中医理疗、森林浴、瑜伽冥想等多种康养服务,吸引了大量追求健康生活的都市人群前来体验。通过产业融合和多元业态的发展,铁佛寺村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内涵,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这种发展模式不仅符合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略阳县铁佛寺村的乡村文旅融合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铁佛寺村深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体验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关键。为此,铁佛寺村积极投入资金,对村内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例如,修建了宽敞平坦的进村公路,不仅方便了游客的进出,也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还可以加强村内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了村容村貌的整洁美观。另一方面,还引入了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让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保持与外界的畅通联系。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铁佛寺村注重培养专业的旅游服务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咨询、导游讲解、住宿餐饮、安全救援等多个环节,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周到、细致的服务。通过这些努力,铁佛寺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旅游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体验,还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舒适[2]。这种良好的口碑效应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为铁佛寺村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结论
通过对略阳县铁佛寺村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与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陕南地区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陕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并且这些策略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未来,陕南地区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雯绮.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02):76-78.
[2]郝帅帅.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2023,(19):179-181.
柳佳鸣(2004.5-),男,汉,陕西汉中人,大学本科,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指导教师:张华,副教授。
基金项目: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陕南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一以陕西省略阳县白水江镇铁佛寺村为例》(项目编号:20241439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