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作者

任秋宇

430721198708271911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条件复杂,加强施工管理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有必要深入探究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改进管理方法。通过解决措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减小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工程综合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特点;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政道路施工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1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

1.1施工技术方面

在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民众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期许日益提升,同时也对其工程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特别是在应对建筑施工技巧及其配套工序标准方面,将予以额外的重视。实际建设过程中,倘若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巧未能满足现场要求,那么就难以实现期望的建筑质量。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技术素质会对项目的终极成就产生直接影响。

1.2施工材料方面

众所周知,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中,若所采用的原材料未能达到项目真实需求的质量标准,违背了相关材料规定,那么即便是工人们展现出卓越的操作技巧与施工工艺,也难以补救因材料不达标而引发的构筑质量缺陷。

1.3施工人员方面

城市路面的建设作业全程均由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并执行到位。相关的工程师和技工对城市交通基建工程的质量承担着监督与调控的职责。所以,在具体的城市街道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参与工程的作业人员具备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并且掌握强大的专业技能,方能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2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问题的处理措施

2.1全面管理工期

对于市政道路工期管理,在设计阶段要采取管理措施,分析市政道路施工条件,结合工程安全、施工质量等要求,制定合适的工期。实地建设过程中,全面管理工程机械设备,提高生产力;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采购材料,在材料进场、存放、使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防止材料存在缺陷;管理市政道路施工工艺,确定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参数,引导施工人员按照规范参与市政道路建设。针对施工单位未严格依据进度计划施工的问题,要加大管理力度,在保证材料、机械设备配置齐全的前提下,督促施工人员按照计划完成每日的工程任务,最终保证市政道路各项建设活动在指定工期内完成。由于市政道路施工会影响周边环境,施工单位要与周边的社区、街道等取得联系,告知市政道路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了解周边居民的需求,提供专门的通道以便人们通行以及商铺营业,经过沟通和管理后,正常建设市政道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2加强技术设备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因此管理人员要了解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把握市政道路工程各阶段的施工技术要点,根据工程要求管理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给工程施工打好基础。管理人员重视工地实验室建设和维护,配置高精度检测仪器,督促技术人员定期检修,以便检测市政道路工程材料。经过实验室检测后,严把材料质量关,提供优质材料用于建设高质量市政道路。管理人员跟踪检查市政道路施工活动,判断实际施工情况是否符合预期,对于跟踪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隐患或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管理措施,引导市政道路工程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市政道路施工条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技术和设备配置,在源头上减少异常情况的出现。

2.3技术创新

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工艺参数等关键数据,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数据库,为施工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还能够实现施工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各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施工管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减少信息不畅导致的多余工作,推动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预警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施工安全隐患的规律和趋势,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4加大对施工现场封闭管控力度

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并增强管理效能,必须改善施工现场的条件,并实施更合适的现场治理方案。建筑工地须彻底实行封闭式管理,全方位对质量进行管控,以此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要严密监督并执行管理规定,并对建筑工地的气象变动进行监测,预估可能出现的各项未知变数,准备充分的防范措施。首先,必须妥善实施区域内的坠落预防控制措施,摆放警示标识以提醒注意,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度,以此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必须清晰地区分劳动场所与居住空间,不仅需要安置明显的指示牌,也要实施安全审查程序,掌握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确保选择工艺流程的适当性。根据建设的具体要求挑选符合尺度的施工设备,并且注重对这些设备的常规检验,确保建设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同样需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对环境监控的管理,确保施工废弃物的处理不对周遭生态造成损害。例如,施工人员须在建设施工时将建筑垃圾清理后集中堆放,严禁就地掩埋等不规范的行为。

2.5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市政道路施工监督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监督程序和监督手段等方面,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合规性、质量和安全。建立市政道路施工监督机构:这些机构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独立监督机构组成,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监督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配备专业化的监督人员:监督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施工标准和规范,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监督人员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其具备监督施工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规范的监督程序:监督程序明确监督的对象、内容、方法和频次,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监督程序包括定期检查、现场监督、随机抽查等环节,以及对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的机制。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合型工作,施工监督和质量控制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参与施工的员工必须认清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努力提升工地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施工方案的组织能力,以此促进市政路网工程良性进展,并确保它的质量构建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蔡涛.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运输经理世界,2023(36):80-82.

[2]康琳芳.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1):196-198.

[3]刘禹辰.山区农村公路路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云南水力发电,2023,39(09):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