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新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黄化兴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初级中学 442532

摘要:在初中教育课程中,英语学科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技巧。文化专家经多年研究探讨后指出,如果要塑造学生成为具备国际交际能力的人才,学生必须跳出本身文化的固有范畴,并通过文化互动与对照来提升其沟通能力。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在现代社会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其技能提升的价值,主要围绕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者两大领域,分析了现状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面临的诸如教育改革浅尝辄止、教育质量存在瑕疵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议进一步深化教改、提升师资质量的策略,并通过积极有力的措施确保这一技能培养工作扎实推进。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有效策略

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发展个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变得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学活动则是习得该项技能的关键途径。基于这一理念,本研究着眼于初中英语课堂,探讨如何在此阶段教育中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成长。本文阐释了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性地提出实用的教学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抛弃以传授文化知识为核心的陈旧模式,引入课程中的文化比较学习,并实施跨文化交际的教育实践。在教学场景中对颜色词汇的含义进行深究时,以"green"为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里,它通常象征着生机勃勃、活力充沛和内心的宁静,属于积极正面的象征。与此相反,在西方文化的理解里,绿色往往与狡猾和嫉妒相关联,带有明显的消极负面意味。再比如对汉语词汇"眼红"的英语转译问题,若学生不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区别并缺乏思维辨析与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可能会错误地将其译为"red-eyed",实际上其正确的英语表达应为"green-eyed"。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存在无处不在,我们应当对此保持警觉,并有计划地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文明传承的关键媒介之一,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且不可割裂的联系。掌握英语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有助于为学生扎实地建立起英语学习的基础。

二、初中英语新教材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组织文化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更接近跨文化交流

课堂教学时段虽然受限,但通过有效运用课余时间,学生能够获得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背景,策划一系列富含文化意义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将个人生活经历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而且在观摩西方同龄人的生活模式中,逐步构建并完善其跨文化知识框架。首先,教师可定期举办针对文化主题的讲座,利用专题介绍、请外籍教师参与演讲、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手段,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表达自身观点与见解。再者,教师能够安排以节庆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利用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性,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西方节日文化的深层意义。通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使学生获悉多元文化的精髓。譬如,将西方极具盛名的节庆圣诞节与我国传统的春节并列,认为两者具备相似的地位和重要性。借由策划主题授课,教育者可指导学子根据他们对东西方文明的洞察,自主组建包含中西元素的小组。中方小组负责阐释本土节庆习俗,西方小组则着重介绍国外盛行的圣诞习俗。通过展示节庆活动形式、庆祝方法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学生们亲自进行讲述,最后由教师归纳点评,以此映衬东西文明间的独特性,进一步引领学生领会跨国文化差异,最终旨在培育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积极参与跨文化学习,成为"跨文化人"

在初中学习阶段,初中生虽然无法立刻达到"跨文化通人"的境界,但若是能将这一长远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的、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他们在探索不同文化的路上便能更有明确的追求。譬如,在涉猎文化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不宜仅限于对英语主流国家如英、美、加等的文化有所了解。他们同样需要注意到来自第三世界等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在翻阅海外图书或观赏国际电影、电视剧篇章时,应留心观察其文化传递方式,并与本土的相关方式相较,从中挖掘文化差异与共性,同时积累跨文化交际的洞察力;这对未来跨文化互动中的灵活运用与转化极为有益。学生不仅应主动提醒自己关注文化差异,更应当踊跃投身文化实际操作之中。例如,自觉形成文化交流小集体,合作开展特定主题的社交活动:走进街头或英语角域,大胆地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沟通交流,在真实互动中感受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借助网络平台探索异国风情,运用书信、电邮等各类方式与不同文化背景者建立联系,深度了解彼此的日常生活。

3.借助互联网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要想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提升能力,单单依赖于课堂学习和教科书上的知识显然是远远不足的。英语老师需意识到网络技术对传统授课方法造成的深远影响,并应运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来教授和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能够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制微型课程内容,以辅助学生对课程中的主要和难点概念进行深入复习。这些资源通过学生群组分享给每位学生,从而使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未能完全理解某个概念,也能在课外利用微课内容自我学习和巩固。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显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应用和在线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些资源中,部分优秀的英语学习工具包括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知识、西方文化和历史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余学习,而教师们也应当鼓舞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利用这些资源深化学习。例如英语有声读物、沪江学英语、流畅英语发音等平台均能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英语教育素材,并且包含了广泛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掌握跨文化知识开辟了更多途径。另外,英语老师需积极吸收新的教学观念,并探索运用新兴资料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概括地讲,伴随着新教学大纲的施行,全方位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西方文化理念,培育学生对比较中西文化差异的敏锐感与辨识力,不仅能够在一定层面上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爱慕之情,还能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可通过培养思维观念、精选教材内容以及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等手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英语,由此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能迅速适应不同文化情境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怀贵.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19(9):130.

[2]刘静.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3(12):172-173.

[3]熊文琴.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8(5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