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转型的探索与研究
宿馨月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车务段 广西桂林市 541000
作者简介:宿馨月、198811,女、汉族、桂林市兴安县、本科、会计师、成本与管理会计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迫在眉睫。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现状,铁路企业在财务共享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结合铁路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财务管理转型路径,以期为铁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 财务管理 铁路企业 大数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模式基本覆盖全球,市场经济原则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广泛共识。”[ 王帆、凌胜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M].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28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经营挑战也日益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聚焦于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和财务报告等基础工作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务管理对企业战略决策与运营支持的作用发挥,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效率、精准度和价值创造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财务信息的集中处理与流程优化,不仅提高了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通过减少重复性工作,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价值创造与战略规划等更具价值的活动中去。
以铁路企业为例,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实体,其财务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借鉴一般企业的经验,还需要结合铁路企业特有的行业特性与经营特点。如,铁路企业面临着投资巨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经营类型多样、社会责任重、风险管理要求高等诸多风险挑战。因此,通过财务共享模式的转型,不仅能实现铁路企业成本效益的最大化,还能兼顾风险控制、资本运作等多方面的要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现状
财务共享模式的核心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集中”,即集中的管理、集中的作业、集中的支持和集中的创新。具体来说,它通过将企业的收付款、费用报销、资产管理以及其他重复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集中到统一的平台上处理,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成本中心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还大大提升了财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初的财务共享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一些大型企业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开始探索建立集中化的财务处理中心,以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狄继承.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探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12]这些企业的财务共享模式主要是作为一种成本控制与流程优化的策略被引入。到了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财务共享模式进一步优化,不仅能进行会计核算,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这为大数据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企业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财务状况,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十年,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兴起为财务共享模式带来了质的飞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帮助企业在预测风险、成本控制、战略规划等方面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同时,云计算的应用也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可以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灵活运作。
二、铁路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转型现状及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相较于众多民营企业,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传统的财务管理往往注重事后的财务处理和报告,缺乏前瞻性的财务预算和分析。这种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而非未来预测的管理理念,限制了铁路企业对潜在风险的预见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深度,从而影响了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是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往往缺乏灵活性,不灵活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迅速响应。例如,预算管理的僵化可能导致企业在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上的反应迟缓,影响了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此外,财务报告体系可能过于复杂,影响了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进而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三)技术支持不足
技术支持不足也是铁路企业在财务管理转型中面临的重要困境。财务共享服务需要依托高度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来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流程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的集成化。然而,如果企业的信息技术支持跟不上财务共享服务的要求,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成本控制、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系统的集成性不足可能导致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影响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的安全性不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的风险。
(四)专业人才不足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也是铁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通常专注于账务处理、成本计算等工作。而财务共享模式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专业能力、更强的沟通协作能力、数据分析以及决策支持能力。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铁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路径思考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共享模式战略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管理工具,通过标准化和流程优化,能够显著提升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共享模式战略,是实现铁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首要关键所在。铁路企业需要明确财务共享的战略定位,即它是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财务共享的实施应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导向,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紧密结合。这意味着,财务共享的建设不仅仅是优化现有工作流程的问题,更是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铁路企业在设计和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时,必须确保其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相匹配,以保证所有的财务操作都能够为企业的长远目标服务。
(二)完善现有的组织架构和财务管理流程
企业财务共享的有效执行需要企业完善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这意味着,传统的分散式管理需要向集中式管理转变,相应地,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和设计财务部门的组织架构,确保其能够适应财务共享模式的需要。同时,管理流程的优化也是财务共享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确保财务操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财务共享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对现有的财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分析。这包括对现有流程的每一项操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识别并消除低效和冗余的环节,并通过流程再造来优化操作效率。因为传统财务管理往往与业务活动存在脱节现象,“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这不仅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也降低了业务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信息可以直接与业务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的三流合一。这种流程的优化和整合,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延迟,缩短了决策周期,提高了业务处理速度和效率。
所以流程的标准化是财务共享成功的关键,它能够确保铁路企业不同部门的财务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为新的业务变革提供了灵活性。因此,铁路企业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可以集中管理和处理企业的各类财务业务。这个平台需要整合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有效的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和准确分析。
同时,铁路企业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计划。财务共享模式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定期的财务共享业务培训是确保财务人员能够适应新工作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大数据技术赋能铁路企业财务共享管理
“主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充分发挥财务作为天然数据中心的优势,推动财务管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以核算场景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转换,努力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为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注智赋能。”[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2022年02月18日]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铁路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成本高、资产规模庞大。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财务管理,提高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了铁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大量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铁路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快速从大量的运营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例如,铁路企业通过分析历史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成本与收益,从而优化资金的配置。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运输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铁路企业可以灵活调整运力配置,优化服务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四、结语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其在铁路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转型是一个复杂且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通过更为广泛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实践案例的积累与分析,为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玥.财务管理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14
[2]蔡丽娟.论财务共享对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影响[J].财会学习.2023.8
[3]朱燕娟.浅析如何做好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J].市场周刊.2021.12
[4]王莉娜.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财务转型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16
[5]狄继承.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探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12
[6]徐晓璐.财务共享视角下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