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作者

杜德斌

宾川鑫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716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但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施工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以下将重点分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旨在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代社会,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施工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这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旨在深度探讨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策略,以期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和施工效率。

1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问题

1.1作业流程不规范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作业流程不规范会引发很多问题,无法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例如:施工现场没有制定统一的作业指导书,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按照个人经验进行施工,这样就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比如在进行砌墙作业时,不同施工人员使用的砂浆配比不同,这就会导致墙体的强度不一样,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这样会增加结构安全风险,比如在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就拆除模板,这会导致结构变形或损坏。另外在施工现场材料使用不规范也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比如使用过期或者受潮的水泥,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忽视安全操作也是施工人员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忽视安全操作,不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也会增加事故风险。

1.2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能够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施工现场的事故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然而还是有一些施工现场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首先一些施工现场没有定期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对最新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标准不熟悉。其次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互动和实践操作,导致施工人员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仅仅通过观看安全视频但是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施工人员在具体实践中无法应用。最后就是没有及时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测试,无法保证培训效果。比如在安全教育培训结束后,没有对施工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测试,无法了解他们对安全教育的掌握程度,就导致安全培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3安全和质量管理有待完善

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方面,在管理理念和内容上,部分管理人员未能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对安全和质量管理质量分析不够充分,不能结合问题调整管理机制,导致安全质量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用于实际施工项目。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部分管理人员未能健全安全和质量管理制度,难以为施工计划提供制度保障。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很难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的放矢地处理管理问题,导致建筑施工安全、质量风险增加,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水平施工管理要求,无法充分保障建筑施工成效与最终价值。

2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2.1优化管理理念

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应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开展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阶段的质量管控工作。在事前预防阶段,要全面分析工程建设目标、主要信息、施工方案内容,制定施工质量管理计划,设定质量管理标准与目标,并从质量管控目标出发,分解管理任务,形成具体的量化指标。要运用先进技术工具,模拟不同情况下施工过程,利用实验结果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原因和结果,并制定质量管理预案,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在事中控制阶段,要使用质量管理计划有序地安排管理工作,从设备材料入场环节开始,检验器具材料质量,密切监控和制止不符合标准的行为,检查工序交接环节的工程质量。在事后分析阶段,要整理竣工交付前的材料,反思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结合问题完善质量管理标准,积累管理经验。

2.2严格材料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所需材料种类繁多,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为此,必须在施工现场落实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以便对进场材料实行全面把控。(1)应制定完善的材料检验管理制度,明确检验的内容、标准和流程,并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准予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退运处理,须防止混入使用。(2)检验工作不能止步于进场环节,应持续监控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对于易变质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等要定期抽样检测,以确保质量持续合格。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保护,以防止材料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潮、生锈、损坏等情况的发生。(3)应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所有进场材料的检验数据与记录完整存档,便于随时查阅与追溯。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材料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将检验结果和处理结果如实记录,以增强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与可靠性。

2.3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

制定标准化流程能够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流程标准化,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和房屋建筑的质量。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作业指导书。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步骤、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比如在钢筋绑扎环节可以制定钢筋绑扎作业指导书,详细说明钢筋的规格、间距、绑扎方式和检查要点。第二,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标准化能够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按照相同的标准执行工作。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施工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去操作,保证浇筑速度、振捣方法和养护时间都符合标准,提高工程的质量。第三,施工工艺标准化。对施工工艺进行标准化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一致性,比如在砌筑工程中,砖块的摆放、砂浆的配比和砌筑方法都有明确的标准。第四,安全操作标准化。在安全操作方面要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现场的安全标识等,比如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操作的标准,佩戴安全带,采取安全网等安全措施。第五,质量检查标准化。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制定标准流程,流程中要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验收标准。

2.4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各单位部门应密切沟通,根据建筑施工工序,明确各自权责,构建权责合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实施层面,管理人员应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思想保障、施工控制五个方面入手,成立质管专项领导小组,明确材料员、安全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的权责,要求各人员严格落实到位。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设计、材料选用、施工过程等各个环节入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只有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确保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为构建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技术能够应用于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实现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为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房地产世界,2022(4):96-98.

[2]齐枚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砖瓦,2022(2):91-92,95.

[3]段冬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安全管理策略[J].城市住宅,2021(S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