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技术管理

作者

陈超

河北石家庄 中电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邮编:050000

摘要:工程质量控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与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着紧密联系,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自然成为质量控制中的重点,但是结合部分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来看,深基坑支护技术往往被视为一种临时工程,有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并未考虑水文特征、地质结构和工程结构,最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延长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因此,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深基坑工程不仅涉及复杂的地质环境,还面临着众多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从土方开挖到土壤处理,从桩基支撑到地下连续墙构建,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技术支持和周密的管理策略。此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遵循以及工程安全等问题也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深入探讨了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意义

1.1应对施工突发事件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因素,突发事件难以完全避免。这些突发事件可能包括地质变化、设备故障、天气突变等,对施工进度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成为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必要手段。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包括紧急撤离方案、设备故障处理流程、临时加固措施等,旨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施工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施工技术管理还强调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1.2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性

深基坑支护施工涉及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工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施工技术管理在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技术管理要求根据地质、气候等实际条件调整施工方案和方法。例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需要采用更加稳固的支护结构;在雨季施工时,需要特别关注排水和防涝措施。这些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施工技术管理强调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评估。通过定期检查、监测数据分析和专家评估等手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这种实时监控和评估机制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2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技术管理策略

2.1智能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是一种通过在深基坑周边土体中设置锚杆,通过锚固土体来达到支护目的的技术,原理是在地层中设置锚杆,借助锚杆的受力形成锚固体系,抵抗土体的水平和竖直力,达到防止基坑周边土体失稳的目的。结合具体施工来看,锚杆支护施工的具体内容与环节较为繁琐,涉及多项参数的标准控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锚杆可细分为自锚式锚杆和预应力锚杆:自锚式锚杆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其自身的形变产生一定的抗力,不需要额外的锚固体系,预应力锚杆施工完成后,选用合理的预应力装置,进一步提升锚固效果。在进行锚杆支护前,需要安排施工人员开展全面且详细地工程勘察,确定锚杆的布设位置、深度和数量,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锚杆支护的施工现场,借助钻孔设备对预定位置进行孔洞钻取,确保钻孔的准确度和深度,随后将锚杆通过预先钻好的孔洞安装到地层中,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不同的锚杆长度和间距。在锚杆安装完成后推进灌浆工作,将浆液注入孔洞中,填充孔隙,增强土体的稳定性。为解决锚杆施工工艺复杂,难以实现自动化作业的问题,钻锚一体化锚杆的应用日益深入,能够实现钻孔、锚固、预紧一体化自动作业。

2.2土方开挖控制

在进行土方开挖工作前,推进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深入了解地层情况和基坑结构,为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随后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包括挖土深度、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确保施工安全、高效。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时监测,包括挖土量、挖土深度、振动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基于监测数据灵活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土方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从事土方开挖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保障工人和周边居民的安全,制定土方开挖施工的紧急预案,包括应对坍塌、地陷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测量土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土体变形异常,采取相应措施。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预防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土体失稳。此外,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扬尘,要求施工团队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需求,选取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法,譬如可选用分层开挖的方式,一边开挖一边运出土体,实现基坑开挖与基坑清理工作的同步推进,降低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深层搅拌桩施工控制

在搅拌桩施工前对搅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后制定详细的搅拌桩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桩的位置、深度、直径等。根据设计要求设定搅拌桩的相关参数,如搅拌深度、搅拌直径、搅拌速度等。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落实质量检查,确保搅拌桩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对搅拌桩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有序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规避施工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实时监测搅拌桩施工质量,确保搅拌桩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对搅拌桩施工后土体的改良效果进行监测,调整施工方案以达到设计要求,制定搅拌桩施工的紧急预案,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施工区域属于软土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固化措施,提升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合理控制喷浆时间。

2.4降水与排水措施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确实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的因素。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对基坑的稳定性造成威胁,甚至导致基坑坍塌等严重后果。因此,采取有效的降水与排水措施至关重要。首先,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常见的降水方法包括井点降水、管井降水等。井点降水通常适用于地下水较浅、土层渗透性较好的情况,而管井降水则适用于地下水较深、土层渗透性较差的情况。在确定降水方法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降水井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降水效果达到最佳。其次,加强降水井的施工和运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降水井的施工,确保降水井的质量符合标准。同时,在降水井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降水井及其配套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发挥最佳效果。此外,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排水设施是确保基坑内不积水的关键。因此,应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其畅通无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团队需紧跟行业和时代的发展脚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把握工程施工要点,有效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为城市建设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参考文献:

[1]程周炳,闫艳艳,唐敏,等.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29):177-180.

[2]蔡书传.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对策分析[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3(10):104-106.

[3]陈天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7):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