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噪声检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晏凤香

云南升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106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环境噪声的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噪声的来源、传播特性及环境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实地监测、数据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环境噪声的现状、检测技术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环境噪声;检测方法;影响因素;治理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噪声不仅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长远影响。因此,开展环境噪声检测与影响因素分析,对于保护居民健康、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噪声的来源与分类

1.环境噪声的来源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会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这些声音主要由机器、机械的撞击和摩擦引起(如织布机、磨球机、碎石机等),也有空气扰动或其他气流引起的(如通风机、汽轮机等)。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过程中,挖掘、打洞、搅拌、运输材料和构件等活动会产生大量噪声,这些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干扰。

交通运输: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会产生噪声。这些噪声包括汽车、摩托车、轮船等的行驶和鸣笛声,以及铁路、城市轨道、机场附近列车和飞机的噪声等。

社会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声音也是环境噪声的重要来源。这包括家用电器噪声(如洗衣机、空调机等)、装修噪声、商业叫卖声、音响乐器声、宠物声等。

2.环境噪声的分类

工业噪声: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这类噪声主要由机器、机械的撞击和摩擦以及空气扰动等引起。

建筑施工噪声: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这包括施工中挖掘、打洞、搅拌、运输材料和构件等产生的噪声。

交通运输噪声: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这类噪声具有流动性强、干扰范围大的特点。

社会生活噪声: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这类噪声通常发生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社会活动中,以及家庭生活中。

二、环境噪声的检测方法

1.传统噪声监测方法

1.1声级计测量法

定义:声级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声压级或声强的仪器,可以测量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并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记录。

特点:声级计测量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各种噪声监测场合。

应用:适用于快速评估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如公共场所、住宅区等。

1.2录音法

定义:通过录音设备记录环境中的噪声,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回放和分析的方法。

特点: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噪声,并可以对噪声进行详细的频谱分析。适用于对噪声的长期监测和噪声源的分析。

应用:在需要长时间监测或详细分析噪声源的场景中,如交通噪声监测、工业噪声源识别等。

1.3人工计数法

定义:通过人工计数噪声事件的数量来评估噪声水平的方法。

特点:成本较低,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结果可能存在误差。适用于对特定噪声事件的监测,如交通噪声中的车辆通过次数等。

应用:在需要快速评估特定噪声事件数量的场景中,如交通路口的噪声监测等。

2.现代噪声监测方法

2.1噪声地图法

定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噪声监测数据可视化呈现的方法。

特点:可以直观地展示噪声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为噪声控制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但该方法需要大量的噪声监测数据支持,成本较高。

应用:在城市规划、环境噪声评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2自动监测站法

定义:通过设置自动监测站,对特定区域的噪声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的方法。

特点:具有自动化、实时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对噪声的长期连续监测。

应用:在需要实时监测噪声水平的场景中,如工业区、交通干线等。

2.3无人机监测法

定义:利用无人机搭载噪声监测设备,对特定区域的噪声进行快速监测的方法。

特点:具有灵活性强、监测范围广、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对大型区域或难以接近的区域的噪声监测。

应用:在复杂环境或难以到达区域的噪声监测中,如山区、水域等。

2.4手机应用监测法

定义:利用智能手机的麦克风功能,实时测量并显示环境中的噪声水平。

特点:具有便携性、易用性和实时性等特点,适合个人用户进行噪声监测。

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个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了解所处环境的噪声状况。

3.其他检测方法

3.1直接测量法

通过传感器将声波的压力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放大、滤波、采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准确的噪声水平数据,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3.2地图分析法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噪声监测方法,通过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噪声数据,将其绘制成噪声地图,从而了解噪声污染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宏观的噪声污染情况,为噪声污染控制和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3.3模型预测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噪声污染情况的方法。它通常基于声波的传播规律和噪声源的特性,利用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预测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下的噪声水平。这种方法可以在缺乏实际噪声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预测,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3.4遥感监测法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噪声监测的方法。它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面噪声的声波信号,再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这种方法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受天气、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大。

三、环境噪声的影响因素分析

1.噪声源类型

1.1交通噪声

机动车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机动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车辆发动机、排气系统、冷却风扇以及刹车和车轮滚动时产生的噪声都是交通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飞机、火车地铁的噪声。

1.2工业噪声

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如锅炉、压缩机、风机、机床等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是工业噪声的主要来源。这些噪声往往声级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产生较大影响。

1.3建筑施工噪声

建筑施工现场是城市环境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在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强度大且传播范围广,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

1.4社会生活噪声

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如娱乐场所的歌舞声、高音喇叭声、早市叫卖声以及人们的日常交谈声等都属于社会生活噪声的范畴。这些噪声虽然声级不高,但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往往对人们的休息和学习造成干扰。

2.城市基础设施与交通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交通噪声的传播和分布。不合理的道路布局、缺乏有效的噪声隔离措施以及交通流量的增加都会加剧交通噪声的污染。

3.环境因素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噪声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山丘、河流等自然屏障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路径,降低噪声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风向、风速、温度等也会影响噪声的传播和分布。例如,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噪声可能随风传播到更远的距离。

4.人为因素

噪声控制意识: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控制意识不足也是导致环境噪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人缺乏噪声控制意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使用高音喇叭等行为都会加剧噪声污染。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也是影响环境噪声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法律监管和治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噪声控制标准和措施,并加强执法力度以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宋华,晏凤翔.影响环境噪声测监因素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02):205.

[2]李泽云.影响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监控因素分析[J].福建分析测试,2003(03):57-58.

[3]周琳.噪声环境监测影响因素探讨[J].清洗世界,2019,35(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