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动漫时代:让微漫画创作悄悄走进孩子的生活

作者

王玲玲

萧山区金惠小学

一、研究缘起

一次教师节前的美术课上,给五年级的学生定了一个主题《洪老师,节日快乐》,以祝福班主任洪老师而描绘的校园生活主题画。学生们在引导下诉说着与洪老师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当问到如何祝福洪老师时,学生基本想到的就是送鲜花,送卡片,认真听语文课等耳熟能详的点子。开始绘画时,虽然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画人物,但学生们还是困惑洪老师是什么样,该怎么画?若有所思又迟迟不敢下笔,持续了好一会再小心翼翼得用铅笔打着草稿。课后收上来的作业成效与期待的不一样,内容单调,人物刻画不够,构图不完整,涂色不均匀。为什么五年级还是呈现这样的作品。笔者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出以下一些原因:

(一)兴趣不浓厚

从学生迟疑下笔可以看出,他们对绘画的不自信大大影响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再加上前几年都由兼职老师代的美术课,相对形式内容会比较单一,每节课的课件,教学流程大多相似。学生会逐渐厌倦这种重复的模式,导致对美术课的兴趣不浓厚,失去积极创作的激情。

(二)思维不宽阔

祝福老师的点子可以有很多,比如给老师捶捶背,带老师坐一次最爱的过山车等等都是美好的创想。但五年级的学生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形式上,体现不了童趣,没有创意,这与平时的见识面有关。我们身处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学生们生活于田野劳做间,偶尔通过课外书增长知识,很少参与艺术活动。这样的生活就比较单一,想象得不到拓展,思维受到了拘束。

(三)技能不扎实

由于之前代课老师的美术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学生对于画面的组织能力就比较弱,要运用画笔表达思想显得困难。美术技能本应该按照年级系统教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深入。从这节课可以发现学生的观察力还很不足,有关洪老师的特征回忆不了。再是画面构图,线条处理,涂色不均匀等等表现出他们的美术技能不扎实。

难道高年级的美术教学没有突破口了吗?几天过后,一次经过五年级教室时,看到四、五个学生围在一起笑呵呵,走近一看是学生画的一小幅漫画,画中正是洪老师早上顶着风雨来学校的场景,篇幅虽小但叙述画面饱满,而且一把被吹散架的雨伞特别有趣。身边的女生告诉我:这是她下课偷偷画的。这个意外值得思考,似乎不只课后学生们喜爱画漫画,课上交的作业中也有不少穿插着短篇漫画。学生对这类简短漫画的热爱原来如此浓厚,而且还有模有样得学着画来表达身边的趣事。这种形式与现在我们微时代中的微漫画极相似。微漫画本身作为美术的一种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什么不运用这个特色来从新构架美术教学,形成一种微课程,除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同时还能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恶、丑,这比普通绘画技巧教学更多了层意义。

二、微漫画创作的研究内涵

(一)微漫画创作的定义

微漫画是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漫画,美观、有趣、易读,符合人们阅读需求。在这个互联网的微时代,其具有文字难以传达的想象力和视频所不具备的快速、即时特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微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社会,借以取得讽刺、歌颂或者是娱乐教育的效果。成为美术门类中一种没有思想隔阂、没有国界之分的艺术语言。

(二)微漫画与儿童画的区别

微漫画不同于一般绘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其绘画题材还是多来源于生活。微漫画创作篇幅小而简,所以创作大大缩短时间,成效又快。学生们很容易参与,将校园生活情节以幽默的形式表达,得到共鸣。

(三)微漫画创作的价值

微漫画在我国的社会普及性以及社会需求性来说,各个行业的文化性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具有漫画创作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小学开展微漫画教学很有意义。在课前10分钟欣赏微漫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捕捉生活的精彩之处,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处于更好的上课状态。此外研究其别出心裁的构思以及构图、线条等形式的特点。培养学生绘画素养的同时能以一种机智的眼光观察和看待我们的世界,拥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微漫画创作的具体实践

(一)欣赏——激发微漫画创作的兴趣

微漫画的欣赏,是以微漫画作品为审美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欣赏者从观看作品的形式,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到具体地认识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并领会到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情感上的交流和艺术上的享受。绘画水平的提高也依赖欣赏水平的提高,“眼”提高了,“手”才能提高。

1、名家之作

喜爱漫画不等于会欣赏漫画。在美术课前10分钟的微课程中带领学生初步欣赏作品,再引导解读,帮助他们正确理解隐藏在作品中的含义,探寻其中的构思。比如欣赏名家张乐平的漫画《三毛流浪记》,画面中瘦弱的三毛用麻绳当腰带系,结果麻绳还捆不住壮汉半个腰身。学生抱腹大笑之余,一起欣赏这四格画面组成的故事。画面简单,情节明显,通过三毛的瘦弱和壮汉的魁梧这样夸张的反差来凸显主题,反应社会的贫富差距。孩子们观察的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品味着名家思想所蕴涵的多层次寓意。

让学生们带上自己喜爱的漫画书也是学习欣赏的形式之一。一起研究画家在人物造型上采用的特点,探寻微漫画中惹人喜爱的因素等等。课外,组织学生探访漫画工作室或是参观动漫节,切身体会漫画家创作微漫画的步序,了解那些独具匠心的制作。在一次次的视觉冲击与欣赏的层次递进中,学生们对微漫画有了新的认识,对艺术有了更深的领悟。

2、教师范作

教师的范作对学生有着不小的影响。教师将自我实践后的效果展示给学生,分享创作的思路以及遇到的问题,如何克服,这都会是一次次不错的经验之谈,给学生带来不少启发。在一次微课堂中教师分享了自己创作的作品《雾理大师》。画面中两个小孩拿着画笔刷子正在为工厂排出的黑烟涂上白色,希望还人类一片蓝天白云。学生们解读到所谓的“大师”只不过是小孩的一种涂鸦现象,但却更强烈反映孩子们内心维护家园渴望美好的思想。期间有学生畅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在烟囱上面画个热气球,画面里的人物就可以更好得浮在半空中了。”这是主意让人眼前一亮,显得更有童趣多了。范作呈现了微漫画的构思技巧,但更多是需要学生们自我剖析欣赏的角度,理解的同时启发更多的奇思妙想。

3、同龄优作

微漫画的创作素材离不开生活,要真正体会身边的故事,不妨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出自同样年级同学的作品,首先内容一定贴近生活,尤其校园生活的喜怒哀乐。这使得欣赏的过程更易读懂层次,更深品味生活,给之后的创作带来不少灵感与共鸣。比如,欣赏同学作品《长颈鹿的烦恼》。画面中长颈鹿活泼可爱,更让学生们觉得有趣的是长颈鹿学习打电话的场面,因为脖子太长,手太短,只能无奈地趴地上听电话,幽默又贴近生活。学生们在平时就好奇大人世界的东西,学生能将自己的生活趣闻映射到一只长颈鹿身上是多么富有童真与想象。但是画面还显得稚嫩,构图还需待进。总结画面中的优点,点评其中的不足都能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创作的动力。

(二)创作——掌握微漫画创作的技巧

除了欣赏开阔视野外,创作的过程是学习微漫画的重要途径。微漫画的夸张、变形的技巧,观察力的培养,想像的拓展,都要在实践中练习,逐步掌握创作微漫画的能力。

1、学习观察

学习微漫画首先学习的是观察力,构成画面的各种素材值得探寻。大多数微漫画的作品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生活中的校园活动、家庭的趣事,包括农村的生活,比如收割庄稼,饲养家禽,上山劳作等等都存在着许多特别的好素材。不妨把这些生活片段命名为“教室系列”“课间系列”“同学系列”“放学路上系列”“家庭生活系列”等在微课堂上分享诉说。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收集生活点滴,就会有精彩的故事发生,微漫画的题材就能信手拈来。

2、发挥想象

目前学生们创作出来的微漫画情节大多雷同,形式也很相似,没有出挑的想法。这说明平时学生们的创意空间太窄了。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作者通过大脑想象构思画面,把生活的片段进行发酵升华。微漫画也是如此,不能让想象变得有标准答案,失去它最纯真的意义。相似法与夸张法能有效得训练学生想象力,将无关的事物进行联系。

比如相似法指把某一事物局部特征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另一事物局部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形成荒诞、离奇、幽默的微漫画内容。带学生们到户外寻找10片不同的叶子并进行相似联想。朱俊男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联想过程:地瓜叶——手掌——手套——拳击手套——棒槌。他从实物观察再到相似联想的过程中得到了创作的动力与灵感,越让我们坚信想象力给微漫画创作带来的魅力。

3、模仿构图

微漫画之所以能让人们印象深刻,除了它丰富的题材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图,好的构图能使画面聚焦,需根据不同情况,选取合适人物景别,通过视觉中心发散设计,形成透视点或透视中心,再具体刻画可以让主题表达更明确,一目了然。

微课堂中学生们分析典型微漫画的特殊构图如均衡式构图,发散形构图等等。在创作过程中会先考虑画面的结构重组画面,再慢慢勾勒主体。如创作《漫画贺岁》时,学生尝试着把构思的主体人物与春节的喜庆场面进行发散形构图重组,营造出贺新年的场景特别喜庆。创作过程需要学生耐心构图,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我们享受到了微漫画艺术的精彩。

4.探究线描

线是作品的生命力,它是微漫画的初级语言线,能切实地体现作品的节奏美、造型美。而大部分学生往往表现出了用线的迷惑、胆小、犹豫。我们常可以看到许多学生对造型线条反复地画 ,力求画 得“像” ,他根本没有掌握用线的方法,没有赋予线条生命力。微漫画的基本线形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纯的直线;二是逐步消失的直线;三是弧线,需要准确以及流畅、过渡自然。

让学生临摹名作线条,理解用线条表达不同材质。再学习将凌乱的铅笔草图线稿进行归纳概括。在练习中讲究力度与质感,逐渐接近微漫画所需的线条。或是微课堂时组织学生观察写生人物衣物或窗帘,分析其褶皱规律与阴影部分来更深一步掌握微漫画线描的作用。

5、练习速写

对于微漫画中人物的创作,学生有了一定的素材但是较难勾勒出符合画意动态,这说明了学生对动态事物的概括能力还不足。需要运用速写的形式练习人物动态结构。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是一种学习用简化形式综合表现运动物体造型的绘画基础课程。经常练习速写,能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对微漫画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美术课坐在最后排的杨森夫同学在草稿纸上创作《长颈鹿的故事》,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物质世界的新鲜感受,画面饱满但是不够生动,通过速写练习后,学习运用线条概括动态。从临摹速写奔跑的动物到运动中的人物,一遍遍从不自信到后来的大胆自由创作,速写对他的微漫画创作带来了不少帮助。

四、结束语

微漫画本身具有独特的激趣功能,是教学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在动漫时代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参与其中,微漫画作为一种形式渐渐走进学生的生活,尽管他们的漫画创作受其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笔法较为幼稚,但社会需要创新,未来召唤创新,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创意新颖寓意深刻的微漫画教学是一种有特殊亲和力的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美术教学就像是一幅画越描越美但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