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护理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作者

朱昌敏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61

作者简介:朱昌敏(1989-03),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护理学,教学,教学。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实现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高职护理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进行研究。首先,文章简要分析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理学的意义,明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其次,文章深入探讨了高职护理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护理需求增加的同时,人们也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然其护理教学的传统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易忽视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致使其较难培养出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护理人才。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对于高职护理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护理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出社会适应性护理人才。

1、高职护理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意义

1.1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高职护理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教而教和学生为学而学的局限,让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同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在教与学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做”的延伸,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深化知识、锤炼技能,这有助于教学成效和学生的综合水平从整体上获得提升。

1.2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

高职护理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并不强,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容易对学习和知识思考失去兴趣。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让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实际和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其在实践操作检验知识、完善知识,增强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更加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索[1]。

1.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学”和“做”,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因而,高职护理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调整师生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由过去单方面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高职护理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2.1革新教学方法,促进“学”与“做”

高职护理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需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增强与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促进“学”与“做”。一方面,高职护理学要紧跟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善用项目式教学、模块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以“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问题“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启发学生思考护理注意事项和重点评估与解决的症状。继而,教师开展“观点验证”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提供急性心肌梗真实病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提炼出答案,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实现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高职护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还需善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虚拟技术、希沃白板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教学中运用虚拟技术,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虚拟情境,使学生能在虚拟场景也可获得与真实护理情境无差别的护理体验,既检验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护理技能,为未来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强化实践操作,深化“教”与“学”

高职护理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重视护理的实践操作性,不断强化实践操作,深化“教”与“学”。一方面,高职护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注重实践操作基地建设,为“教”与“学”的深化提供有利条件。而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践操作基地时,应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校内护理实践操作基地建设上,积极拓展校外护理实践操作基地,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护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加大学生的实践操作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操作基地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在培训中实现“教”与“学”的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如北京儿童医院对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在临床技能中心开展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综合技能培训,学生在护理技能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进行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的结合,弥补了模拟实践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信心。

2.3加强教师培养,支持“教”与“做”

高职护理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认识到教师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需加强教师培养,为“教”与“做”提供支持[2]。一方面,高职要基于护理教学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引进工作重视度,从高校、医院、护理机构等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入校兼职教师,与学校原有教师构成“理论教师+专业教师”的团队结构,在相互学习中完成“双师型”教师转型。另一方面,高职重视护理师资培养,深化与护理院、医院、养老院等机构的合作,定期组织教师或是鼓励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各岗位实践,提升临床护理实践技能,增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专业能力。如河南省职业教育护理教学为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国家六大区域中心概况及护理新进展的主题培训,以真实案例分析让“双师”学员领悟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启发护理教学新思路,提高了护理教学专业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理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要在护理教学中通过革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操作,加强教师培养,建立与护理教学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萍, 邢红叶. 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施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效果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 45 (22): 217-219.

[2]李雪晶. 教学做一体化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华章, 2023, (09):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