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研究
布马热亚木·托乎提
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塔里木镇畜牧兽医站 新疆库车 842000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羊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使羊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部分养殖场在扩张过程中盲目追求规模,导致养殖密度过大,进而增加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播风险。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和消化系统传播,一旦防控措施不到位,便可能引发大规模流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必须加强对羊群的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羊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同时,合理调整养殖密度,科学规划养殖规模,才能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全面的管理和科学防控,才能有效减少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带来的威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特点和诊断
1.1 病原特点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被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主要是羊群感染丝状支原体而造成的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不仅会给羊体内的支气管以及肺脏等系统造成影响,还会给羊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丝状支原体所感染羊的类型主要为山羊,并且三周岁以下的山羊身体的免疫力较弱,极易被丝状支原体所感染。山羊的不同生长阶段都易被丝状支原体所感染。支原体对于消毒药剂的抵抗性较低,通过利用生石灰搭配 3% 的过氧化氢,能够有效消杀羊圈中的病毒。
1.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
在诊断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之前,需要对病发的特点以及症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进行诊断工作时,搭配解刨情况对其进行初步诊断,之后需要利用实验室对其进行严密的分析后确认诊断结果。而实验室确认诊断结果油镜检和培养细菌两种确诊方式。首先就是镜检,通过采取患病并死亡羊的肺脏组织以及胸腔积液,将其制成检测样本,通过常规的染色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将染过色的检查样本放置于显微镜下,然后进行观察,利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样本其着色效果较差,而通过姬姆萨染色法染色的样本的着色效果相对明显,经过显微镜的细致观察,可以看出病菌的形状主要以杆状或者球状为主,且颜色为淡紫色。其次就是细菌培养方式,将病料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经过五天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较为明显的菌落,且菌落呈煎蛋形状。
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2.1 治疗措施
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前期需要将患病羊和未患病羊进行隔离,在进行隔离过后需要对羊圈进彻底消毒,可以利用 4% 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羊圈中的病毒和细菌进行消杀。此外,对于羊进食所需的物品也需要清洁、消毒,避免病毒扩散而传染给健康羊群。在治疗患病羊时可以采取几种种方案,这些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帮助患病羊恢复健康,还能够为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保障。
首先,在确诊羊群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时,第一种方案可以将全羊群注射泰拉霉素,其中大羊注射 2ml ,小羊注射 1ml ,在两天后再注射一次,此方案对于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效果较为明显。其次,第二种治疗方案为替米考星注射液 (30% ,0.1mL/kg·bw)、青霉素 80 万 ~800 万 IU、链霉素 50 万 ~400万 IU 以及黄芪多糖注射液
进行混合搭配,并将混合药剂注射到患病羊体内,每天一次,连续注射 2~3 天。再次,第三种治疗方案为 10~60g 的荆防败毒散搭配 10~60g 的清肺散,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需将清肺散换成麻杏石甘散,将混合的药物放置到 39~40℃温水内进行冲泡,通过灌服用药方式来对患病羊群进行治疗,每天 1~2 次,连续用药 2~3 天。最后,第四种方案需要标准使用泰乐菌素“药物 0.5mL/kg⋅bw ,并搭配 10% 的氟苯尼考,每天用药 1 次,连续用药 2~3 天。加大对上述四种治疗方案的推广力度,有效利用上述四种质量方案,能够有效治疗患病羊,进而有效保障了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
2.2 优化羊舍内部环境
养殖人员需要对羊群居住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羊圈也需要做到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在建设羊圈时,需要考虑通风性和光照性,进而保障羊圈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对于羊群的养殖密度也需要做到合理规划,避免出现一个羊圈养殖密度过大的问题,养殖密度过大,不仅会大大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染概率,其缺点大于优点,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对羊群的养殖密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当对羊圈进行清洁工作时,需要注意,所清理的羊粪等杂物不能随意堆放,避免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危害人与羊群的身体健康。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内,其资金相对充足,可以在羊圈内部安装先进的调控系统,不仅能够使羊圈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还能够自动处理粪便,进而为养殖场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建立健全消毒管理体系,并对消毒药剂的浓度进行严格的把控,并且出入养殖场或者羊圈的人员或者车辆等设备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过后才能够出入,进而有效保障养殖场的安全性。
2.3 重视引种管理
在羊的繁育期间,需要合理规划羊的繁育方案,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并且需要加强对品种引进工作的监管。引进外地羊的品种,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品种结构,还能够有效提高羊肉产品的生产力,然而优良品种的引入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在引入新品种过后,需要对其进行隔离,在隔离期间需要对羊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管,观察其是否患有疾病,如若身体保持健康则可以取消隔离,如若存在疾病问题,则需要进行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其余健康羊群
结语
综上所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不仅影响了羊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以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羊群养殖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通过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羊群感染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现象。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各类疾病的发病特征进行探讨,通过加大防控措施的推广力度、加大对新型养殖技术的研发力度以及转变养殖人员的传统思想等方法,帮助养殖人员能够有效防控和应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而促进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芳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技术 [J]. 北方牧业 ,2025(05):33.
[2] 曾 媛 . 羊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研 究 [J]. 吉 林 畜 牧 兽医 ,2024,45(10):106-108.
[3] 张 祖 俊 . 羊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的 诊 断 及 综 合 防 控 [J]. 养 殖 与 饲料 ,2024,23(05):92-95.
[4] 毕建华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 [J]. 中国动物保健 ,2024,26(02):41-42+115.
[5] 陈兆辉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防治技术 [J]. 北方牧业 ,2023(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