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考衔接视域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

作者

黄薏名

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邮编:538021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占据关键地位,其与高考写作要求的有效衔接对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写作水平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教考衔接视域,深入剖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助力写作教学成效提升。​

关键词:教考衔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更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审美情趣以及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考写作作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考查,对高中写作教学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实现教考衔接,意味着写作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需紧密贴合高考写作要求,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帮助学生在高考写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真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明确写作教学目标与高考要求的契合​

(一)解析高考写作评分细则​

高考写作评分细则涵盖内容、结构、语言和书写等多个维度。在内容方面,要求立意深刻、观点明确、内容充实且贴合题意。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题目内涵,培养精准审题立意的能力。例如,面对新材料作文,学生需从材料中提炼核心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对材料的解读训练,教导学生如何抓住关键信息、挖掘深层含义。在结构维度,清晰合理的结构有助于展现学生的思维逻辑。教师应传授常见且实用的写作结构,如总分总、总分、递进式等,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和写作内容选择恰当结构。语言上,强调流畅、准确、生动,鼓励学生积累丰富词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句式。书写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这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1]。​

(二)将高考要求细化为教学目标​

根据高考写作评分细则,教师应将其细化为阶段性、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在高二年级,可着重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具体目标包括:在立意方面,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使立意新颖且深刻;结构上,熟练掌握并运用递进式和并列式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语言表达上,每周安排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任务,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所学词汇和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现力。通过将高考要求细化,使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二、优化写作教学内容与高考考点对接​

(一)紧扣高考常考文体进行教学​

高考作文文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然而议论文凭借其在思维考查与观点阐述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较为常见且重点考查的文体。在高二这一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教师应着重强化议论文教学。教师需系统且深入地讲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 论点、论据和论证。在论点的教学环节,通过丰富的实例与针对性的练习,教导学生精准审题,从而提出鲜明、准确的中心论点。例如,围绕 “谈创新” 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从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变革等方面阐述创新的意义;从传统观念束缚、技术瓶颈等角度分析创新面临的挑战;从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层面探讨如何实现创新,以此设置分论点,构建起清晰的论证框架。在论据选取上,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积累丰富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通过日常的阅读积累与素材整理活动,让学生确保所选取的论据真实可靠、典型突出且新颖独特,避免老生常谈。在论证方法教学中,详细剖析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论证方法的运用技巧,借助范文拆解与学生习作点评,让学生熟练掌握,学会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文章说服力,使议论文论证有力、逻辑严密[2]。​

(二)强化高考重点考查的写作能力训练​

高考写作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教师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维拓展活动,如话题讨论、观点辩论等。在课堂教学中,定期给出当下热点的社会现象或具有争议性的观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进行激烈辩论。以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这一话题为例,引导学生从网络提供学习资源、拓展视野等积极影响,以及网络沉迷、信息误导等消极影响两方面深入分析,使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陷入片面化、绝对化的思维误区,逐步培养起成熟的辩证思维能力。语言作为写作的外在表现形式,直接关乎作文得分。教师可运用范文赏析、模仿写作等策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精心选取历年优秀高考范文,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其中用词的精妙之处、句式的多样变化以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随后安排模仿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摘抄、背诵等方式积累优美语句和词汇,丰富自身语言储备。此外,设计专门的语言专项训练,如句式改写、修辞运用练习等,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写作对语言的高要求。

三、创新写作教学方法助力高考写作应对​

(一)情境教学法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与高考写作题目相关的真实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例如,设置 “为学校举办的文化节撰写宣传文案” 的情境,这与高考中实用性文体写作要求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文化节的主题、目的、活动内容等信息,让学生身临其境,思考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节。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实际应用价值,还能提高学生应对高考实用性文体写作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提升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及写作水平等因素,合理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能力均衡。在小组合作进程中,学生拥有充足的交流空间。例如在议论文写作教学环节,给定一个话题,如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小组成员围坐一起,各抒己见,踊跃交流写作思路。有的成员从当下传统文化的式微现象切入,有的则着眼于创新传承形式的可行性,经讨论碰撞出思维火花,共同确定新颖且有深度的论点及分论点。在收集论据阶段,成员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从历史典故中挖掘事实论据,有的通过查阅权威资料获取道理论据。作文完成后,小组内展开互评互改。成员们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从立意是否深刻准确、结构是否严谨合理、语言是否流畅生动等多方面提出修改建议[3]。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既能汲取他人观点中的精华,拓宽自身写作思路,又能在交流协作中培养合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更好地契合高考写作的各项要求 。​

四、结论​

在教考衔接视域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需精准把握高考写作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将高考要求细化到日常教学中,紧扣常考文体和重点能力进行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高考写作中展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易泽.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J].高考,2025,(13):98-100.

[2]马勤英.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5,(10):102-104.

[3]陈海媛.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技巧的指导策略[J].教育界,2025,(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