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胡静

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2390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以至于其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为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应用策略

前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才能学好数学。逻辑思维是运用抽象的科学概念与范畴,去揭示事物的实质,去表达与认识真实的结果。因此,学习数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困难,由具体到抽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上。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测验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制约了学生学习技巧的提升。这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这就导致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其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生活的联系,不注重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这类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视[1]。

(三)不够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数学教育中,教师仅仅按照课程目标来完成课程,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知识,未能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定性、学习意识不强和自控能力不稳定,缺少一种系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至于很难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

二、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良好的进展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因果关系密切等特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习各种形式的知识内容。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个数学模块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规律,从而更容易地改善数学学习过程,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技能发展,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

(二)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诸如实践活动、学习交流、创新探索等多种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多角度来学习数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2]。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优化教学的重要过程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以人文学科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是行不通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有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其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其可以让学生在自身感兴趣的情况下,积极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中去。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然数10的组成”这一内容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每小组分发十个木棒,让各小组之间共同讨论,将十根木棒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进而能激发学生强力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并讨论问题,教师应针对每小组的回答并按照1和9、2和8、3和7....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让各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又能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散

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对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解“数的整除运算”这一内容时,应注重开篇引题、呈现数的整除运算的概念、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拓展其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如:教师先列举出5,10,15,20的数字,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与5之间有何关系,且这些数字能否被5整除呢?通过上述实例既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关注到他们的个人差异,进而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例如,教师应为学生创建学习方式,如:3+3+3+3=12。第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四个数连接相加减的方式进行计算;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加法结合律的方法进行计算:(3+3)+(3+3)=6+6=12;第三也可以将其转化为之后要学习的乘法相关知识点进行计算:3×4=12。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而能使其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4]。

结论: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他们克服对困难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让他们感受到掌握数学知识的快乐,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彩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5):24-25.

[2]张春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04):676.677

[3]王海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41):77-78.

[4]陈华.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9(3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