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

崔丽华

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 122500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标导向下课堂教学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更是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教师创新教学的核心主题与基本方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传统碎片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单元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将知识点有机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与逻辑性,能帮助学生构建全面、深入的知识框架,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精心设计系统的单元教学方案。通过整合单元内的各个板块,将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连贯的学习情境中深入理解语言知识。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一)整合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

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常处于割裂状态,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整体性,能将英语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深入理解和感知英语文化。例如,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围绕特定主题,将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连贯的学习情境中掌握知识,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有助于学生构建全面的英语知识框架。

(二)契合核心素养,促进终身发展

新课标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语言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知识,这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能在一定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任务驱动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以主题为引领,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表明,学生英语基础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层任务设计来推动全体学生实现同步发展。

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 2“Exploring English”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学情分组。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将其归入基础组。这部分学生往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为他们设计的任务是完成词汇填空与句型仿写。通过这类基础练习,帮助他们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逐步夯实英语基础。提升组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但在语篇理解和分析能力上还有提升空间。针对这一组学生,安排他们分析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英语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谚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同时提高语篇分析和文化理解能力。拓展组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运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布置撰写“语言多样性”主题演讲稿的任务。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态调整机制。通过阶段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变化,及时调整分组。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将其调整到更高层次的小组,让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对于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分层任务设计和动态调整,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针对性的指导,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不断进步。

(二)分层差异教学,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单元整体教学需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紧密围绕主题整合知识、技能与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以人教版必修三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为例,在主题分析方面,本单元聚焦于“人与社会”中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通过深入探究这一主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内容整合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将教材中的“Video Time”“Reading and Thinking”“Writing”等板块进行有机串联,设计出以“节日内涵与跨文化交流”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例如,先让学生通过观看节日相关的视频,直观感受节日的氛围;接着引导他们阅读关于节日起源和习俗的文章,深入思考节日的文化内涵;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分享自己对节日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跨学科渗透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内容。比如,结合历史学科讲解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借助地理学科介绍不同地域的节日习俗,引用语文学科中的节日诗词,如《红楼梦》中对节日的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实施,学生能够在主题探究过程中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节日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三)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强化过程反馈

新课标着重强调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此推动教学不断改进。

以人教版必修二Unit 3“The Internet”为例,在评价设计方面,需构建多元化评价工具。课堂表现是重要一环,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同时考察口语展示的流畅度,看学生能否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业反馈也不容忽视,比如布置网络利弊分析报告,重点评估报告的逻辑性,看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分析问题,以及是否展现出批判性思维,能否从不同角度看待网络的影响。单元测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评,全面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反馈与调整是评价的关键环节。学生互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线上论坛”让学生互评作文,在互评过程中,学生标注出他人作文的亮点,同时提出改进建议,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又能让他们从同伴身上学到优点。教师诊断则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教师深入分析测试数据,精准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然后设计补救教学,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也能根据评价结果精准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主题整合、分层教学和多元评价等策略,突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局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应立足单元主题,设计综合性语言活动;关注学生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依托科学评价,实现教学与反馈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田桂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探究[J].读与写,2021,18(15):143.

[2]周璐.“双减”背景下学作评一体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语文建设,2022(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