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自留地的幼儿园园艺种植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吴娟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第二幼儿园 418400

摘要: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理念持续革新,劳动教育于幼儿教育阶段所占据的重要性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凸显出来。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能为他们开启多元发展的大门。通过参与劳动,幼儿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促进身体协调发展,还能在劳动过程中培养责任感、耐心与毅力等优秀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园艺种植;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幼儿园自留地宛如一座蕴藏无限可能的自然宝库,是开展园艺种植劳动教育的绝佳天然场所,为幼儿搭建起亲近自然、投身劳动的珍贵平台。在这里,幼儿能亲身感受生命的成长,收获劳动的喜悦。但当下,幼儿园在利用自留地开展劳动教育时,却面临着课程零散无序、教师指导力不从心、家园协同配合度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劳动教育有效开展。

一、基于自留地的幼儿园园艺种植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园艺种植活动宛如一场妙趣横生的身体锻炼之旅,对于幼儿而言,是全方位发展身体机能的绝佳契机。在活动中,幼儿需亲自动手完成翻土、播种、浇水、采摘等一系列动作。每一次翻土,都是对手部力量的挑战与锻炼;每一次播种,考验着手部的精细动作;浇水时手臂的挥动,采摘时身体的灵活转动,无不促进着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幼儿认知能力

在种植的奇妙天地里,幼儿宛如小小的自然探索家。当他们亲手种下一颗种子,便开启了一场与植物共同成长的奇妙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时刻留意植物的生长变化,从嫩芽破土而出,到枝叶逐渐繁茂,再到花朵绽放、果实累累。他们由此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习性等知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奥秘的大门。、

二、基于自留地的幼儿园园艺种植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科学规划课程

依据幼儿独特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需求,我们需量身定制分层级的劳动教育目标,以充分发挥园艺种植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多元价值。

例如,对于小班幼儿,鉴于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且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劳动教育目标应聚焦于激发对种植活动的浓厚兴趣,以及培养基本劳动技能,如正确使用小铲子翻土、轻轻撒下种子等简单动作,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萌芽,此时应着重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浇水、施肥等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探究欲望强烈,劳动教育目标应强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植物生长,激发创新灵感。在活动内容设计上,要紧密结合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特点。春季,万物复苏,是播种的好时节,组织幼儿开展播种活动,让他们感受生命的起始;夏季,植物茁壮成长,开展除草、浇水等养护工作,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秋季,硕果累累,组织采摘和收获活动,让幼儿体验丰收的喜悦;冬季,对土壤进行改良和种植规划,为来年的种植做好准备。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应将园艺种植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表,保证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根据植物生长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活动时间和频率,让幼儿在适宜的时机参与劳动,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优化环境创设

对幼儿园自留地展开科学且细致的规划,是开展高质量园艺种植劳动教育的关键基石。依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性,将自留地精心划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

例如,设立专门的蔬菜区,种植各类常见蔬菜,如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等,让幼儿了解蔬菜的生长与营养;打造花卉区,培育色彩斑斓的花朵,像娇艳的玫瑰、淡雅的雏菊,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规划果树区,栽种苹果树、梨树等,让幼儿见证果树的成长与果实的成熟。在每个区域设置醒目的标识牌,用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介绍该区域的植物名称和特点,方便幼儿认识和区分,激发他们对不同植物的兴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园艺工具。准备小巧轻便的小铲子,方便幼儿翻土;设计可爱实用的小水壶,便于幼儿浇水;制作小巧精致的小耙子,助力幼儿松土。此外,还要准备充足的种子、适量的肥料以及安全环保的农药等种植材料,满足幼儿种植活动的多样化需求,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种植技能。在自留地周边设置内容丰富的宣传栏。展示植物从播种到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生命的奇迹;介绍种植知识和技巧,如不同植物的浇水频率、施肥方法等,提升幼儿的种植水平;展示幼儿的劳动成果,如绘画作品、种植心得等,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深化家园合作

为了深化家园共育,全方位推进幼儿园艺种植劳动教育,我们需多管齐下,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借助家长会这一重要平台,向家长深入阐释园艺种植劳动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深远意义。

例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让家长了解到劳动教育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责任感,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认知发展。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园园艺种植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包括课程安排、活动开展等,让家长心中有数。家长学校则是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阵地。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劳动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工作。此外,充分利用微信群这一便捷的沟通工具,及时分享幼儿在园艺种植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和成长点滴,让家长感受到劳动教育带来的积极变化。为了增进亲子关系,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园艺种植活动。在亲子种植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翻土、播种、浇水,共同见证生命的成长;在采摘节上,一起收获劳动的果实,分享丰收的喜悦。引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劳动机会,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种植花草等,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助力。

三、结语

基于自留地的幼儿园园艺种植劳动教育,堪称幼儿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借助科学规划课程,为幼儿搭建系统学习框架;优化环境创设,打造适宜的种植空间;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深化家园合作,凝聚教育合力。这些策略充分挖掘自留地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亲近自然、参与劳动中,实现身体强健、认知拓展、情感丰富、社会性增强。

参考文献:

[1]张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幼儿教育,2022(5): 12-15.

[2]李倩.自然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设计[J].早期教育, 2023(8):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