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助力幼小衔接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荆钰

德阳市罗江区第二幼儿园 618000

摘要:幼小衔接教育以幼儿园为基础阶段,对幼儿们今后的生长进程具有深远影响。随着素养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国家对早教工作的关注日益提升,尤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文中将深入探讨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如何高效进行大班与小学对接的教学活动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小衔接;主题活动

引言:当前的育儿环境下,众多父母坚信必须“从一开始就不落后”这一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幼儿的优秀学习氛围。特别是在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的关键时期,父母关切地寻求办法,让幼儿能够顺利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阶段,他们经常会提出:“幼儿园会不会在这个关键阶段安排活动帮助幼儿顺利地过渡到小学?”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解答家长的疑惑,本文阐述了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地实施与小学衔接相关的主题活动,以促进幼儿顺畅地完成幼小过渡。

一、引入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幼小衔接课堂构建

在幼儿园大班的课程中,应当让幼儿们成为学习的中心,注重培育与增强他们的动手实操技巧。通过与现实世界的直接互动与体验,幼儿们可以领略生命中的美好与喜悦,同时学习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读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深度整合信息科技,营造多元、有趣且富有操作性和启迪性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们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内积极投身于参与和探究之中。通过分析和反思学习内容,幼儿们能够更深刻地吸收知识,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并确保教学活动更为精准有效。幼儿早期教育阶段与基础教育的顺利过渡对素养教学极为关键,并对幼儿个性化成长、终身教育的布局、建设健康全面发展的少年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大班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老师应有效利用这一关键发展窗口,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幼儿营造更优质的教育氛围。数字化技术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紧密无间:首先,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举办各类教学互动;其次,依赖视听设备进行资料分析与展现;第三,采用电子图书、音视频器材等当代教具安排执行任务并达成既定学习目标,有助于培养少儿的思维技巧;第四,采取现代化教学仪器开展学习活动。在信息科技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寻求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策略与途径激发大班幼儿在过渡性游戏主题中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在游戏中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内容,进而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能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

二、在线沟通,了解幼儿情况

主题活动的重心落在了幼儿身上。幼儿的真实状况成为策划主题活动的根据。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幼儿老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掌握了幼儿成长的具体状况。另外,通过各种方法,幼儿老师与家长也掌握了幼儿成长的状况。深入掌握幼儿的全方位资讯,以便顺利执行有针对性的主题项目。所以,在进行主题活动前,幼儿老师需通过网络与幼儿的家长交流,全面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后,再明确活动方案。以“观察握笔方式”教学活动为例,通过全天候的仔细观察,幼儿老师注意到大多数幼儿在持笔方面有所困难,例如持笔的姿势并不标准。对于这一点,老师确立了“瞧——我能拿笔”作为讨论的主旨。紧接着,利用网络平台,幼儿老师及幼儿家长进行交流。然后,幼儿老师与幼儿家长各自在学校的课堂和日常的家庭环境中对幼儿进行观察,掌握他们持笔的状况,并通过网络平台作出评价。幼儿老师细致审阅了反馈资料,最后确认了幼儿书写时存在的问题:持笔姿势有误。因此,幼儿老师将这一问题作为核心,策划了相关的实践练习,旨在帮助幼儿们学会恰当的持笔方式,为其技能发展打下基础。

三、开展有效衔接讨论,结合小学情况改进衔接方法

在开展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前的衔接类主题活动时,幼儿老师应当将幼儿置于活动的中心位置,充分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及选择权。幼儿老师要依据各个班级的独有特质,策划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透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以游戏为基础的课程和鼓励幼儿自行探索的学习活动,旨在推动幼儿思考能力的成长和各项技能的提高。同时,幼儿教师需根据具体情况,持续优化教育技巧和实施手段,提升教育成效,激活幼儿的内在潜能,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开始形成自我认识,并且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面对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三重视"的策略:幼儿老师应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将信息教育整合进小学各学段的课程安排,同时要不停地增进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增强对于幼儿兴趣和思维进展特征的理解与探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实施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的大型活动,扩展课外活动的类型和实施手段。所以,幼儿老师需要持续进行高效对接的交流,根据小学实际状况调整对接策略,以便使得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主题活动能够顺畅实施,并获得显著成效。

四、设置云打卡实践活动,提前养成良好习惯

当前阶段的幼儿尚未养成稳定的日常行为模式,依然需要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辅助,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生活规律。为此,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云端签到”功能来督导幼儿。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也使他们能够积极加入各种活动之中。老师们可以安排幼儿们参加以“时间至关重要”为主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被鼓励对自身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执行签到记录。假定这个时间安排是小朋友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拟定的:清晨七点半到9点是他们起床、清洁和吃早饭的时段,幼儿们要自食其力地整理床铺、刷牙洗脸和享用早餐;接下来的9点至11点安排了早操和眼保健体操,小朋友们需要按照教师提供的视频指导进行相应的活动;11点至中午12点则是用午餐的时间,幼儿们须协助家长做饭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学习独立进餐。根据上述的时间分配表,小朋友们每次在任务起始和结束时,需要打卡记录,并且备注下所完成的活动。在上述云打卡活动中,如果幼儿可以长期坚持,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够从意识层面逐渐认识到良好习惯对自身生活的积极影响,进而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幼儿早教阶段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幼教阶段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亦是每位幼教工作者必备的关键技能。面向大班幼儿的接轨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教育过程,与传统幼教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尽管它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已被广泛采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障碍。因此,若想提高接轨教育的效果,必须更深入、更专业地加强对幼教师的培训与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淼.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大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的实践[J].幸福家庭,2021(17):101-102.

[2]巫晓红.利用信息技术开辟幼小衔接新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8(32):63.

[3]徐维晨.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小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J].新智慧,20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