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问题探讨
李瑛多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101400
摘要:科研经费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公立医院的资金调配及科研工作深远影响。然而目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欠佳,从内部控制的视角下来看,其中尚且存在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形式化、流程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公立医院应采取落实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健全科研经费监督机制等措施,旨在能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
引言: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这为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提供方向指引。公立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职责,肩负着为公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责,而科研工作是公立医院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保障,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需要公立医院对科研经费进行科学管理,以确保科研项目的申请与资金使用等各项活动有序落实[1]。但是近年来公立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却出现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促进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十分必要。
一、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于公共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不断,而承担服务社会大众医疗需求的公立医院,也获取了政府财政部门的大量拨款,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规模也持续扩大[2]。目前,几乎绝大部分的公立医院已经构建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其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审批的程序及标准,并且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一些医院已经建立起了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系统,开始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与数据的分析,同时在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中,定期检查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形式化
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下出发,公立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形式化的现象。首先,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科学性不足,一些科研项目在立项环节中并没有展开较为深入、详实的市场调研,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够详细,没有细化到具体的环节及项目之中[3]。其次,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灵活性不足,在预算确定之后,并没有根据进度与反馈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及灵活的改动,而是完全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死板的执行,缺少对实际需求的分析,这反而造成科研经费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不完善
从内部控制的维度而言,目前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的管理流程并不完善。首先,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使用规范性不足,一些科研人员并没有将科研经费完全应用在科研项目之中,而是存在款项挪用的现象,将费用应用在不相关的项目内,造成资金的浪费和占用。其次,对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不够严格,公立医院并没有设置严格的审批机制,经费虚假报销、重复报销的情况经常发生,经费使用不合法、不合规。除此之外,尽管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但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未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三)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内部控制下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内部审计的力度不够。一部分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归属于财务部或其他部门管辖,属于下属部门,由内部审计部门所出具的审计结果不够真实、客观,结果形式化,内部审计在本质上处于缺位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其次,外部监督的缺失。一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与外部审计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公立医院对于外部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外部监管,没有第三方审计的定期监督,因此不能及时发现、纠正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行为。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策略
(一)落实科研经费预算编制
在内部控制的视角下,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首先,从科研项目立项环节开始,就应展开深入的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的需求,并设计详实、具有可行性的预算方案,保证预算方案能与实际需求之间相匹配。例如,在实验设备与材料、人才引进等关键支出项目中的支出应进行细化,转变以往粗略的预算编制情况,减少预算方案和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其次,建立起动态化的科研预算经费编制机制。科研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项目动态,动态追踪实际需求变化情况,与科研人员进行反馈后,对预算分配方案进行动态的调整,更加灵活的分配和使用经费,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流程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在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必须要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完善。首先,公立医院要对经费使用流程进行规范,引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科研经费使用状态的实时监控,引导科研经费投入到合理的项目支出中,并对经费使用数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其次,公立医院要制定严格的报销审核程序,对报销的标准、程序都要予以明确,严格杜绝虚假、重复报销行为的发生。例如,建立电子发票、智能审核系统,并通过系统进行经费使用报告的自动生成,以便随时发现、纠正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的行为,并且结合实时信息系统的数据支持,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三)健全科研经费监督机制
基于内部控制下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需对经费监督机制加以健全。首先,公立医院要强化自身的内部审计,尤其是要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起来,与其他部门相分割,确保审计部门能完全独立运行,定期开展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出具真实、可靠、客观可信的审计报告。其次,公立医院应加强外部监督工作力度,与第三方机构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定期对医院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独立核查是否有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督促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使用公开、透明。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而言,当前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存有不足指出,主要问题是对于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形式化,缺乏完善的管理流程,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为解决现存问题,公立医院应在内部控制的角度下,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健全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推动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俞燕,方福祥,闫晋洁,等.“放管服”政策下公立医院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痕迹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24,(02):1-6.
[2]郑颖,林紫烨.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医院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路径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04):23-27.
[3]姜晨.公立医院科研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23,(0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