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夯实美育过程 提升美育素养

作者

朴春实

柳河县朝鲜族完全中学 吉林·柳河 135300

【摘要】美育是是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的主要课程。开好美育课程,塑造美育品质;搭建展示平台,提升美育素养;提升师资水平,保障美育质量;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美育发展。美育能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品质、美育素养 美育质量 美育发展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我校是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美育特色学校。为认真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目标,充分发挥美育特色学校优势,普及了美育知识,提升了美育素养。

一、开好美育课程,塑造美育品质

三级课程打牢美育基础。上好音乐课、美术国家课程,开设电子琴、伽倻琴、管弦乐(小号、中号、大号、沙克斯等)、打击乐(四物、立鼓、架子鼓)、民族舞(长鼓舞、象帽舞、手鼓舞)、现代舞、美术类(手工制作、水彩画、山水画、人物画、粘贴画、绘画、素描)校本课和课后服务课,书法类地方课(铅笔字、铅笔字、毛笔字)。还每学期正常组织音乐、美术教研会,校本课、地方课汇报展示活动,进一步完善美育课程考核细则,保证了课程质量。通过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程,不仅普及了美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校本课传承民俗文化精髓。作为民族学校,发挥教师资源优势,深度挖掘非遗艺术项目,增添了美育器材和道具,开设了朝鲜民族典型舞蹈-长鼓舞和象帽舞,典型乐器-伽倻琴,典型打击乐-四物和立鼓校本课。每周的工会活动时间,还开设了面向教师的美育辅导课,形成了专人教师主负责、爱好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传承了优雅柔美的气质和热情奔放的性格,培养了团结向上、勤劳勇敢、尊老爱幼、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地方课凸显中华精神培育。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名片,在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修身养性、提升审美与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书写还能培养专注力、耐心、协调等品质和创新能力。书法的精髓在于“以字养性,以美育人”,其作用贯穿个人修养与社会发展,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与现代精神的交融。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也是民族自豪感的象征。通过书法,传承和谐、太和、中庸之道,也培养苦修苦练、克己修身、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整合其他学科,发挥美育育人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融合,渗透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劳动美、礼乐美、科学美、健康美、艺术美思想,有机整合教材知识,挖掘文化馆、少年宫、社区和老年协会资源,拓展艺术教学领域,开展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活动,丰富艺术课程,逐步完善“美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美育审美体验+美育专项特长”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      二、搭建展示平台,提升美育素养

展示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能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能提升观察力与模仿能力 、能锻炼抗压与问题解决能力、能促进社交与团队协作能力。学校搭建展示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美育素养,促进了综合素质发展。

一是班级墙报留美术痕迹。每个班级墙报上都有以德育活动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主要是手抄报、漫画、绘画作品。征文、书法作品也提倡镶边或附图,人物故事也要求配合简笔画、人物画、水彩画或民俗画,自然形成了人人追求艺术、欣赏艺术的浓厚氛围。

二是建书画展馆,展示艺术作品。建立红石榴社团,结合德育主题开展艺术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和艺术节展演活动,每次活动都有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形式。还定期征集艺术作品出版书画册,并把作品展览到书画馆,向全校师生、家长、兄弟学校、社会团体和各类参观团开放,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创作热情。

三是参与表演,增强表演力。定期开展艺术节、民俗节、毕业典礼汇报演出和课本剧表演、《故事会》、《12.9》爱国诗歌朗诵赛,向家长和社会展示艺术风采。此外,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表演和艺术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提高了美育素养,还培养了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四是学校定期组织了“三五”学雷锋慰问养老院演出、“七一”社区广场演出、“八一”慰问武警中队参观慰问等实践活动和废物利用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牢固树立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有效提高了艺术品质。

三、提升师资水平,保障美育质量

一是学校科学制定新教师培训规划、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帮带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新教师考核制度,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持续发展。

二是还狠抓基本功培训(黑板字、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集体备课、课后反思),基于校情的校本培训(教材、信息技术、课堂改革、科研、撰写案例),“四课”展示(名优教师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高级教师优质课、全员汇报课),组织青年教师“希望杯”讲课大赛和课题实验汇报活动,有效提升教师基本素质。

三是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理论学习、写生舞蹈等专业技能培训、教研活动和教学技能比赛,并主动邀请教研员进行评课导课,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教科研能力,还参与了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美育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美育发展

学校严格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综合素质评价分

为德智体美劳五大项,各占20%;并每项都是以态度(20%)、参与度(20%)、基本素质(50%)、竞赛成绩(10%)分四个部分进行评价。评价以自我评价(30%)学生互评(30%)教师评价(40%)形式进行。教师素质评价也是不分主课副课,注重工作态度、参与过程与学习进步,创造了只要是热心参与、积极工作的人都能享受工作成果的氛围,保证了养育教师评优晋级时的公平待遇,有效促进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学校应该成为学美育、长美育、展美育、赏美育的重要阵地,让美育开遍校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傲骨的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