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李妍欣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 邮编:713700
摘要:语言输出能力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聚焦于初中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依托,深入探讨了培养语言输出能力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创设多元语言输出环境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路径,旨在为提升初中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言输出能力;培养路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日常交流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作为广泛使用的教材之一,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如何基于该教材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初中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必要性
(一)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语言学习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听、读等方式获取语言输入,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后,再通过说、写等形式进行语言输出。只有当输入与输出达到平衡时,语言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是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语言输出能力涵盖了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两个方面,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培养语言输出能力,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从而全面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具备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的初中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二、当前初中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词汇的记忆,忽视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缺乏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语言输入与输出脱节
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语言输出训练,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语言输出环境单一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出环境相对单一,主要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堂之外缺乏真实的英语交流场景,难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英语评价体系主要以笔试为主,侧重于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考查,而对语言输出能力的评价相对较少。这种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人教版教材培养初中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路径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至关重要。在设计层面,教师需紧密围绕人教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打造丰富多元的语言输出活动,像小组讨论能促使学生思维碰撞、角色扮演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演讲有助于锻炼表达胆量、写作则能深化语言运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表达契机,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教材主题与话题,设计兼具挑战性与实际意义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进行语言输出,提升语言运用与问题解决能力[1]。此外,注重课堂互动不可或缺,教师要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充分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升语言输出能力。
(二)强化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
强化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初中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关键。在以输入促输出方面,教师开展语言输入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语言知识的内涵与用法,为后续语言输出筑牢根基。比如讲解人教版教材课文时,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或口语表达练习,使学生在模仿中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而在以输出带输入环节,当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时,难免会遭遇语言表达方面的难题。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探讨等途径去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达成以语言输出带动语言输入的目标,进而有效提升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三)创设多元语言输出环境
创设多元语言输出环境对初中生英语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课堂外时间利用上,教师可积极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专属的英语交流空间,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畅所欲言,增加英语表达实践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观看英语电影,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聆听英语歌曲,于优美旋律里培养语感与节奏感;阅读英语书籍,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积累地道词汇与句式,全方位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3]。此外,现代信息技术为语言输出环境创设提供了新途径。教师借助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如在线英语学习平台,能打破地域限制,让学生与外教或其他英语学习者实时交流互动,在真实语境中锻炼口语表达,提升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四)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英语评价体系对培养初中生语言输出能力意义重大。首先,需增加语言输出评价内容。当前英语评价体系应更关注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将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纳入重点评价范畴。可运用口语测试,考察学生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及思维逻辑;借助写作作业,评估其语法运用、词汇丰富度与篇章结构;结合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语言输出状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展开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其次,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深度参与评价,这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还能促使学生自我审视、相互借鉴,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升语言输出能力。
四、结论
培养初中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依托,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创设多元语言输出环境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小艳. 搭建支架,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读后语言输出的实效 [J]. 校园英语, 2016, (10): 122-124.
[2]姚丽芬. 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英语语言输出能力的研究 [J]. 新课程学习(中), 2013, (12): 50.
[3]谢艳芬.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研究 [J]. 英语教师, 2008, (01): 31-33.